苏温言凝视着摆在面前的那张堪舆图,眼神中流露出深思的神色。他知道,万民军的大营位于距离伯山仅有六十里之遥、被称为兰山的那个地方。
令人费解的是,万民军在此驻扎已有十多天之久,但却并未如常理那般率领大军继续猛攻城池,反而宛如一座沉默的山岳般,静静地矗立在荒野之中,毫无动静。
面对如此诡异的局面,苏温言不禁陷入了困惑之中。仿佛这座伯山及其周边地区,乃是万民军经过精心策划和筛选之后选定的最终决战之地。
然而,仅仅凭借目前所掌握的信息,他实在难以洞悉其中的玄机。稍作思考之后,苏温言决定暂且放下心中的疑虑,毕竟当下最为重要的任务便是应对眼前的局势。
无论是不是对方精心布置的战场,自己不去试如何能知晓呢?苏温言也不再多想,他收回心神,将注意放回了营寨之中。
时光荏苒,两日转瞬即逝。当月河原的营寨终于竣工之时,苏温言毅然带领着龙骧卫以及那些收容而来的士兵们,连同三州的一部分兵力,一同踏上了前往伯山的路途。
与此同时,他特意将三千名来自三州的士卒留在了月河原大营,负责守卫这片要地。这里将成为他们坚实的后盾和可靠的补给站,如果前线战况吃紧,他们仍可退至此处重新部署战略,另寻破敌之机。
经过一整天漫长而艰辛的跋涉,庞大的军队终于在夕阳西下之际抵达了伯山。当夜幕逐渐笼罩大地时,这片原本宁静的山脉被一片忙碌的景象所打破——一座简易但坚固的营寨已然矗立于此。
这座营寨并非凭空出现,而是由赵国公和苏温言事先派遣出的先头部队精心建造而成。他们根据苏温言的指示,巧妙地利用了山势的优势,将营寨稳稳地扎根在了山脚下。此刻呈现在眼前的还仅仅是一个规模较小的营地,但随着苏温言亲自率领的主力部队陆续抵达,更多的营帐如雨后春笋般纷纷竖立起来,使得整个营地迅速扩展壮大。
站在伯山的山腰位置,可以看到一处平坦开阔的原野。苏温言早已想好在此处搭建中军营地,因为此处地势较高,视野极为开阔,能够远眺到四周广阔的地域,这无疑为他观察战场局势提供了绝佳的条件。
深夜时分,万籁俱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