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皇帝年少,我从安南开始挽天倾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06章 风雨欲来(2/3)
书架管理返回目录
卫一方、三州士卒一方和刚刚到来的两万人一方,共计八万两千兵马。第二天清晨,八万兵马整齐列队,三州士卒作为前军位于队首,龙骧卫步卒作为中军,龙骧卫骑兵作为侧翼,剩余的两万则作为后军。这支浩浩荡荡的队伍从安州出发,朝着两军交战的最前线——伯山一带行进。

    那日苏温言看见军报上写着,得知赵国公泰禾败退,并在骅州收拢残兵,准备坚守。而伯山距离骅州只有四十里,是目前双方交战最为频繁的地方。如今派出去的白马游弩手也反应说如今赵国公还在骅州坚守,与叛军在伯山以北的黄道原交战,所以苏温言决定向伯山发兵。

    队伍庞大,为了维持这样的庞大的阵型,苏温言没有让士卒急于赶路,而是以比平日行军更为缓慢的速度往伯山走去。毕竟,这是一支由不同军队组成的联军,需要时间来磨合和适应彼此的存在。苏温言也不急于求成,让各部互相磨合,缓慢向伯山进军。

    大军就这样浩浩荡荡地在安南行进着,苏温言并没有想过要遮掩部队来迷惑万民军。因为当队伍到达一定程度的庞大后,无论如何遮掩都是徒劳无功的,而且还会耗费大量的精力和物力。所以,他选择了直接摆出阵势,给万民军看。

    与此同时,苏温言也向骅州的赵国公发出了信使,表明了自己要扎营的地点,并希望得到对方的支援。过了几日,苏温言终于收到了赵国公泰禾的回信。信中,泰禾表示愿意支援,但只能派出三千兵马帮助苏温言占据伯山高地,而其他兵马则不能轻易调动。对于这个结果,苏温言表示理解并接受,毕竟现在赵国公也面临着巨大的压力,无法全力以赴地支援。

    在行军路上也未曾遇见万民军的队伍搞什么偷袭,只有对方派出的信使说了些无关紧要的场面话,或者是挑衅的话。苏温言也都轻飘飘的一一回了过去,两方也就这样打了打嘴炮,便再也没有了下一步的动作。

    又经过几天的行军,苏温言的前军终于抵达了距离伯山仅十里之遥的地方——月河原。这里地势平坦,河流蜿蜒而过,是一个适合扎营的好地方。然而,苏温言却担心万民军会从后方偷袭,于是果断下令前军依靠月河一旁的山坡扎营,以确保军队的安全。这样一来,即使万民军想要发动袭击,也必须面对陡峭的山坡,增加了进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