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明末:懒汉的逆袭人生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57章 钱谦益散财隐南山(1/3)
书架管理返回目录
    南京城内一片风声鹤唳。锦衣卫们正紧锣密鼓地展开一场大规模的抓捕行动,他们的目标不仅局限于南直隶地区,其抓捕范围逐渐从南直隶蔓延至江苏、浙江、江西、福建等地。

    无数无辜之人被牵连其中,一时间人心惶惶,整个江南地区都笼罩在一片阴霾之下。

    与此同时,江南的士子们纷纷行动起来。

    岳麓书院、东林书院、鹅湖书院、万松书院、安定书院等几大着名书院联合起来,发出倡议,号召士子们罢考罢课,以表达他们对当前局势的不满和抗议。

    他们甚至组织起来,浩浩荡荡地前往南京请命。

    南京故宫门前,昼夜不息地静坐着数以千计的学子,他们高呼着要求释放钱谦益等文人领袖的口号,场面十分壮观。

    然而,与士子们的积极行动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当地的官员们却表现得消极怠工。

    他们对待燕王的命令敷衍了事,表面上唯唯诺诺,实际上却拖延不办。

    但在面对到南京闹事的学子时,他们却表现得异常积极。

    驿站里免费供应吃喝,马车、甚至佣人一应俱全,仿佛生怕怠慢了这些学子。

    面对这种复杂局面,凌睿果断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他首先调集了东北地区大量的新学学子,以及河南、山东等地拥护朝廷的文人,将他们储备在南京。

    这些学子们每日与江南的士子们展开激烈的辩论,试图以理服人,化解双方的矛盾。

    与此同时,凌睿还秘密调派锦衣卫,搜集江南士子及书院的证据。

    他们以隐匿田亩、非法买卖人口等罪名,逐步取缔各大书院,试图从根源上解决问题。

    随后,凌睿又派出东北学子接管浙江、江苏、福建、江西各府。

    每个知府都带着一百名护卫,专门执行抄家抓人的任务,手段之强硬令人咋舌。

    在南直隶,每日都会下达一道行政公文,要求各地严格执行。

    但凡执行不到位的知府,立刻被调到南京述职,由东北学子立刻补上缺位。

    短短几天时间,经过几番换人之后,整个江南的官场风气立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燕王的权威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