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1949璃院繁星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三段:企业的转型与升第634章 供应链的重构(2/2)
书架管理返回目录
款,手指在平板电脑上划出重点:预付款比例从30压到15,延迟交货违约金提高至合同金额的05每日,同时要求对方开放数据接口。

    然而,新的问题接踵而至。法务部在审查合同时发现,三家新供应商的部分数据接口协议存在合规风险。\"他们的数据加密标准不符合国家最新要求,一旦出现数据泄露,我们也要担责。\"法务总监将检测报告推到李阳面前。

    与此同时,内部也传来反对声。老采购们私下议论:\"这些新供应商看着花哨,实际根基不稳,哪比得上合作十几年的老伙伴?\"生产线上甚至出现了抵制情绪——工人习惯了老供应商固定的包装规格,新供应商的零部件包装尺寸略有差异,导致上料环节频繁出错。

    李阳连夜召开跨部门会议。会议室里,大屏幕实时播放着新老供应商的对比数据:老供应商平均交货周期15天,新供应商承诺7天;老供应商质量合格率89,新供应商可达96。\"我知道改变很难。\"李阳的目光扫过众人,\"但看看这个。\"他切换到行业分析报告,\"未来三年,不具备数字协同能力的供应商将被市场淘汰。我们现在的阵痛,是为了明天的生存。\"

    为了化解内部抵触,李阳推行\"双轨制\"过渡方案:关键零部件逐步切换新供应商,通用物料暂时保留部分老供应商;同时成立供应链优化小组,由采购、技术、质量部门联合办公,现场解决新供应商导入问题。

    在技术团队的努力下,内部供应商评估系统提前上线。该系统通过128项指标对供应商进行动态评分,数据直接接入决策层。当老供应商[名称b]的评分因涨价行为跌破及格线时,系统自动触发预警,采购部立即启动备选方案。

    三个月后的凌晨,李阳收到供应链优化小组的消息:新供应商的交货准时率提升至92,生产线停工率下降到3,整体采购成本反而降低了8。他站在办公室落地窗前,看着城市的霓虹在夜空中闪烁,想起考察时某供应商负责人的话:\"数字化供应链不是选择题,而是生存题。\"此刻,他终于对这句话有了更深的理解。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