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段:企业的转型与升第631章 转型决策的阵痛(2/3)
pt,“成立职业培训中心,让老员工转岗为设备运维员;和职业院校合作定向培养技术工人;对确实无法适应新岗位的,保留岗位发基本工资,直到退休。”
经过6个小时的激辩,董事会最终以微弱优势通过转型方案。散会后,李阳独自坐在空荡的会议室,看着窗外被雨水模糊的霓虹灯牌。手机突然震动,财务总监发来消息:“李总,首笔3000万研发资金划出后,账户余额仅够维持三个月运营。”
次日清晨,李阳出现在注塑车间。机器轰鸣声中,他拍了拍正在调试设备的技术员小王:“听说你在自学自动化编程?”得到肯定答复后,他当场宣布:“从今天起,成立青年技术攻坚小组,攻克生产线联网难题的,奖金翻倍!”
然而,转型的阵痛比预想来得更快。新设备调试期间,生产线停机三天,延误了两笔急单。愤怒的客户直接打来电话:“李阳,你要是搞不定,我们就换供应商!”与此同时,老员工的抵制情绪也在蔓延。食堂里,几个老师傅边吃饭边嘀咕:“搞这些洋玩意儿,就是想赶我们走!”
最棘手的还是资金问题。李阳带着财务总监跑遍了所有合作银行,得到的答复都是“制造业贷款收紧”。深夜的办公室,他盯着电脑上跳动的股价,突然抓起电话:“联系王董,我要和他单独谈谈股权融资。”
谈判桌上,王董推过来一份协议:“接受这个估值,我可以注资5000万,但董事会要增加两个席位。”李阳盯着条款,指甲几乎掐进掌心。窗外的霓虹倒映在文件上,像一道道割裂的伤口。最终,他深吸一口气,签下了自己的名字。
当首条智能化生产线试运行成功时,李阳站在监控室里,看着屏幕上精准运转的机械臂,耳边却回响着老周的话:“别让兄弟们寒了心。”他转身走向员工休息区,那里,一群老员工正围着新设备议论纷纷。
“张师傅,来试试这个操作面板?”李阳递过平板电脑,“您经验丰富,肯定能发现优化空间。”老张犹豫着接过设备,布满老茧的手指在屏幕上滑动:“这参数设置不对,和实际工况有偏差!”
看着老张认真调试的背影,李阳悄悄松了口气。他知道,这场转型之战才刚刚开始,现金流的警报仍在嘶鸣,技术瓶颈和人员矛盾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