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竭尽全力,也不过建造了四五十艘战列舰,几乎掏空了家底;法国跟着制造了二十多艘战列舰后,便已叫苦不迭,深感力不从心;德国更是艰难,仅仅制造了三艘,就因财政紧张,不得不停下建造的脚步。唯有俄国,不顾自身实际情况,一味盲目跟风。
而此时,极具远见卓识的朱由检,目光已然超越了战列舰的范畴,盯上了新兴的飞机领域。他敏锐地意识到,未来的战争形态将发生巨大变革,不再仅仅局限于陆地和海洋,更将拓展到广阔无垠的天空。
为了大力发展空军,实现飞机制造技术的突破,朱由检不得不回到朱氏集团的总部,亲自谋划布局。在全球范围内,美国的飞机制造技术堪称一流,而且凭借朱氏企业集团与美利坚密切的生意往来,获取相关技术相对容易。
本来朱由检是最看好德国飞机的,德国的飞机制造技术原本也颇具实力,无奈二战后期,其制造图纸大多被美国人抢走,从德国获取技术的渠道已然行不通。至于法国,这个国家的人极为精明,想要从法国人手中得到飞机制造技术,困难重重,几乎毫无可能。思来想去,朱由检觉得大大咧咧的美国人或许是最佳突破口,毕竟双方有着深厚的商业合作基础,或许能在飞机制造技术的引进上取得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