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学农家的院子里,石淑玲正和介绍人掰扯,哪有腊月二十九相亲的,家里都忙活着过年的事,连点儿准备都没有,介绍人就带着于新民登门了。
“三嫂子,这可不是我的主意,我也在家和面蒸馒头呢,人就来了,把我都给闪着了!”
介绍人是石淑玲本家的妯娌,此刻也是满脸的荒唐。
“可来都来了,总得让三红见一面吧!”
石淑玲刚要说话,就见李天明到了。
“三婶儿,咋回事啊?”
腊月二十九相亲,李天明也是头回遇见。
“还能咋回事,人来了,你说这事……”
李天明隔着玻璃,朝堂屋看去,一眼就瞧见了于新民,和记忆当中的形象不同,这个时候的于新民才18岁,放在后来就是个半大孩子。
“既然来了,那就让三红见见,您先别着急,我去镇上把三红叫回来!”
镇上的供销社要等到今天下午盘点完才放假。
石淑玲也知道,就算再怎么埋怨也没用。
“那……行吧!天明,路上慢点儿开!”
李天明答应了一声,又出了门。
去村支部费劲巴拉地将拖拉机打着,现在长甸河上有了桥,再去大柳镇也就十几分钟的路程。
供销社大门紧闭,今天已经不卖货了,主任正带着几个售货员盘点货物。
敲了好半晌,才把门叫开。
“今天不卖货……哥,你咋来了?”
开门的正是三红。
“来找你的,你们领导呢?”
三红带着李天明找到了主任。
对方自然认得李天明,这位如今可是大柳镇的红人,不光是镇上的一把手,就连海城的一把手,李天明在跟前都有面子。
简单地说明了情况,三红的几个同事得知她要回家相亲,免不了一番调侃。
“还得是咱三红,瞧把那小伙子给急的,生怕三红被抢走了,赶着年根儿底下也得先把亲事定下来!”
“要我说这也不新鲜,谁让咱三红模样好,性子好,哪个小伙子见了能不惦记!”
三红虽然性子直率,能说会道,可此刻也不免红了脸,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