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春的神情不似有假,且回忆的顺序上也有颠倒,这些都是说真话的表现。
“主子命奴婢埋杏仁露,书房没有小铲,奴婢便去柴房拿,正巧遇上莲儿来为夫人屋里取炭。她还问奴婢来柴房拿铲子做何事,奴婢只说是主子吩咐的,没有多言。此事都督可问莲儿,也可问柴房里的粗使小厮。”
“哦?”
松春以为暮青怀疑她,急道:“奴婢所言句句属实,夫人屋里的大丫头莲儿可为奴婢作证!”
暮青听后,眉头动了动。
松春心里很乱,闻言愣了一阵儿,这才边回想边道:“是主子吩咐奴婢埋的,主子说这杏仁露珍贵,用不完需妥善保存,不然味儿便淡了。主子说,书房外正有一颗杏树,这杏仁露埋在杏树底下最好不过,于是奴婢便照办了。”
“你不知情,无罪。”暮青道,她看得出松春说的是真是假,因此不怀疑此话是她瞎编的,但她还有疑问,“你为何要将那瓶杏仁露埋了?”
“毒……什么毒?都督是说,主子真是奴婢毒死的?”松春今夜挨打,一直以为自己是冤枉的,听见暮青的话顿时如遭雷击。
赵良义带着人走后,松春和松夏两个丫头却吃惊地看着暮青,俩人都还没回过神来。
步惜晟的妻儿都去沐浴更衣了,书房里没人看着,暮青怕出岔子,过来前院时便没让元修跟着,留他在书房看着步惜晟的尸身。
赵良义在一旁听暮青问案,原本还稀奇怎么她来了,这俩丫头就好说话了,听闻这话脸色也沉了下来。他平日虽大大咧咧的,但办起事来却不含糊,转身便往步惜晟的书房去了。
“去挖!”暮青回头便对赵良义道,“小心些,那可不是杏仁露,是毒阎罗。”
“在主子书房外的杏花树下埋着。”松春答道。
“杏仁露?”暮青面色顿寒,问,“那杏仁露现在在何处?”
那圆润些的丫头性情温和些,忙替她解释道:“都督莫怪松春姐姐,她性子直些,但绝无冒犯都督之意。今夜不同往常,往常奴婢和松春姐姐都是一起做点心的,可今夜主子说想吃杏仁糕,还不想吃和往常一样的,他将松春姐姐唤去书房,给了松春姐姐一瓶杏仁露,说做点心时放进去,杏仁味儿香浓些。奴婢和松春姐姐从未听说过杏仁露这等好东西,松春姐姐说,这样的杏仁糕以往没做过,今夜便用心办这一件差事,劳奴婢做了那三样点心。”
那清瘦丫头一听,眼底顿时生了委屈的怒意,“都督是说奴婢躲懒?”
暮青轻轻颔首,这才问道:“你们主子的宵夜一共四盘点心,为何你只做了一样,而她要做三样?”
那清瘦的丫头道:“燕窝需隔水炖,要炖上不少时辰,因此寻常厨房里都是一直备着的,将军、夫人亦或姨娘想喝,派人来厨房端了去便可。”
“燕窝粥呢?”暮青没急着问杏仁糕。
“杏仁糕是奴婢做的。”后答话的清瘦些,姿色稍逊,眉眼却如刀子般凌厉,一瞧便是个厉害性子。
“翠玉糕、金丝酥和奶香小豆糕是奴婢做的。”先答话的丫鬟杏目樱口脸盘圆润,颇有几分富贵姿色。
“今夜你们主子吃的点心是哪个做的?”暮青问。
暮青向来不啰嗦,两个丫鬟性情刚烈,竟也是痛快之人,一齐点头道:“都督有话便问,奴婢们定知无不言,我们不打算活了,死之前也不愿欠着都督的,还报了也好一身干净地去阴曹地府,来生投胎若还能做人,定投胎到都督府里,伺候都督这样的主子!”
“不必谢我的救命之恩,我看你们也没打算珍惜这条命。你们主子死了,这案子我要查,今夜的点心是你们两人做的,我有话要问你们,你们实话实说便是还我的恩情了。”
那两个丫鬟闻言抬起头来,两人额前都磕出了血,脸色苍白,细汗涔涔,见到暮青坐在榻前不由都停了寻死之举。她们可以不记得别人,救命恩人自然记得。
暮青冷着脸进了屋,拖来一把椅子往榻前一坐,不拉也不劝,只道:“既然连死都不怕,想必也不怕说实话,那就回过话再寻死无妨。”
那两个丫鬟趴在同一张暖榻上,正拿头撞着榻沿儿,那榻沿儿上已见了红。两人都已穿上了中衫,但旁边两个亲兵都还是少年,两个丫鬟性情又烈,那两个亲兵急得满头大汗,却不敢碰。
“笑什么!这府里刚死了人!”暮青怒瞪两人一眼,袖子一甩,厉风扑了赵良义一脸,抬脚便进了屋。
门口俩亲兵听着,忍不住咧嘴直笑。
“快快快,你小子一张阎王脸,一看就知不是怜香惜玉的主儿,这事儿你去办最好!”赵良义说着,又把暮青往屋里拉。
大将军之前命他将人打晕,他看那俩小姑娘身娇体弱的,腰身上又被打得不成样子,本就只剩半条命了,若再下手狠了,直接给打死了咋办?因此他只轻轻地劈了两下,人当时是昏过去了,可抬到厢房没多久便又醒了,两人一醒便要咬舌自尽,幸亏他眼疾手快,嘴里给塞了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