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他在瞬息之间做出的决定,只不过选择是早就做出的。
沈星河起身双手扶起百里胜。
百里胜哪里敢让贵人扶,赶紧自己起来。
并在此表态,“殿下放心,末将拼了这条命,都要帮您夺回京城!”
沈星河摇摇头,“百里将军不必过于紧张,且先听听孤的想法。”
沈星河拉拢人,不到万不得已她不喜欢强迫。
她将自己对大燕朝廷的看法、对民生、外交、农业、经济等等各方面的规划目标简单的讲给百里胜听。
百里胜被沈星河的态度镇住。
他猜测过各种许诺高官厚禄、爵位地盘让他安心,唯独没有想到沈星河会跟自己谈政治理想。
而且他听得出这不是空喊口号,而是酝酿已久的策略。
“为天下太平,为百姓吃饱穿暖”,这些说法他听过,但是没人能将这个理想具体化。
没有那个皇帝能切身考虑,什么地方种什么作物能增产,具体怎样一步步让普通人也能读到书。
百里胜承认,这一刻他心动了。
他在边疆这些年见多了民生疾苦,“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他也想过凭自己的能力让治下的百姓吃饱肚子,但是他无论如何努力做不到。
从一开始的一腔热血到最后的麻木不仁,他只用了短短三年。
什么叫现实与理想的差距,这就是。
然而,沈星河说的话,却莫名激起了自己心中埋没已久的理想。
当他试探着问沈星河,“依殿下之见,幽云城的百姓如何才能有出头之日?”
沈星河像是心中思索过无数遍,脱口回答他,“幽云城地理位置特殊,这里的土地并不适合粮食种植。”
“但是只要能停战,这里的百姓就有活路。”
百里胜颔首,没错,只要停战,光这里的商路都完全可以养活他们!
但是在太子殿下来之前,谁敢说停战?何时停过战?
“百里将军,孤在回京之前会将北狄赶回草原!让他们主动求和!”
这是沈星河原本就有的计划。
她拍了拍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