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家祖上世代经商, 却又与普通商人不太相同。往上数几代,明家祖上几乎全是根正苗红的爱国商人。
在国家利益面前,明家从来不会贪图小利而忘根本。战乱时期, 为了支持国家抗战,明家也曾变卖了几乎全部家产支持捐献给国家, 几乎倾家荡产。
大到战斗机, 小到枪支、武器与粮食、棉衣, 能捐的东西明家人几乎都捐过。
早年管的还不严的时候, 明家还曾将自己的肥皂工厂偷偷改为军工厂,产出的枪-支弹药不对外,全部由家中嫡系亲自运送到前线。
除了捐东西外,明家当时的男丁基本都被送往了前线参战, 没人退缩,即便横尸战场也未曾有过半个悔字。
原身的太爷爷膝下共有五子三女, 其中四个儿子都死在战场上, 三个女儿里, 一个死于前往交战区进行测绘的路上,另一个则死在保护运送珍贵文献的途中。
八个孩子, 最终活下来的只有一儿一女。
后来抗战胜利,原身的祖父带着所剩无几的族人重新经商,家财虽然在战争当中几乎散尽, 可架不住明家人在经商一道上天赋异禀。
原身的祖父更是其中翘楚, 仅仅用了几年时间就将手上的资产翻了又翻, 又恰好赶上了改革开放的好时候,乘着这股东风,明家东山再起,再次成为了国内首屈一指的顶级豪门。
不过明家却也不是没有遗憾的, 在那个动荡的战乱年代里,明家人曾受当时的文物管理局委托,从洛市运送一批文物到海市。
这批文物当中包含了珍贵善本二百三十六册,以及唐宋及清代瓷器青铜器、玉器共计三十二箱。
当初负责运送这批文物的是原身的姑婆,车队于出发后的第九天失联,当明家人再次得到车队消息时,已经是几个月后的事情了。
运送文物的车队共计二百余人无一幸存,这其中遇难的就包括原身的姑婆,她死的那年,才堪堪成年。
与这个噩耗一同传回明家的,还有车队那满载着文物的三十多个箱子尽数不知所踪的消息。
原身的太爷爷咽气前,捏着大女儿生前唯一的一张黑白照片,对家人说。
“找,一定要找回来。”
自那之后,那三十二箱文物就成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