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羊皮换瓜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04章 阴谋阳谋(2/5)
书架管理返回目录
没注意到,那就是他虽然将田地分给百姓耕种,但并没把有把籍契发下去,这些田地的所有权,还是在他手里。

    这样做一方面是为了牢牢牵制住之丘百姓,使之不作乱,另一个就是他想尝试一下,将土地所有权收归国有。

    大雍的土地制度是私有制,而且还允许任意交易。

    还是那句话,任何制度在刚定立时,都有它存在的意义,比如这个土地私有制,在建国之初,就带动了百姓垦荒的积极性,短短百年的时间,大雍耕田面积达到了历朝之最,经济也被带动到顶峰。

    但到了后世,凡是能人力开垦的地,差不多都被开垦了,私有制便失去了他原本的优势,慢慢的,还引发出一种非常严重的问题,那就是土地兼并泛滥。

    有的人可能还很无辜,我凭本事掏钱买的田,凭什么不允许我兼并?

    问题是当土地兼并成为风气后,兼并的手段,可就未必正义了。

    每当发生天灾,粮食颗粒无收,便会有成群结队的商人涌进灾区,哄抬粮价,低价买走百姓手中的地。

    就算没有发生天灾,你的地不幸被地主老爷看中了,以他的权势,就有无数种“合理”的手段弄到手。

    当然,有钱人也不一定都是坏人,有的人还真是完全靠自己的努力发的家,买的田,将无产百姓的苦难,都归咎他们身上,肯定也会误伤。

    所以真正需要怪的,是不作为的朝廷,因为这本来就是一个需要从国家层面调控的问题。

    谭玉书曾经也很迷茫,大雍的问题积重难返,到底应该从哪理这团乱麻呢?

    而在现代的一系列进修,让他猛然醒悟——

    从最底层开始,从广大的贫苦百姓开始,从土地开始。

    现代的土地公有、家庭承包经营制,给了他极大的启发,让百姓拥有土地的使用权,但没有所有权和处置权,国家对土地有了绝对掌控力,从根源上杜绝土地兼并,又不失土地经济上的流动性。

    但是大雍如今的社会结构已经固化,让大户把兼并的土地吐出来,收归国有,重新分田,谈何容易,别人不说,他的族人,都不能听他的。

    而且以现在的朝堂状况,最后是收归国有了,还是收归官有了,这还是个问题。

    除非他狠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