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你了解中华优秀文化吗?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5章 元,明,清时期的中国丝绸(2/9)
书架管理返回目录
    罗织物有绞经地起出的各种花纹图案,轻盈透亮,花纹艳丽。明清时有七丝罗、一三丝罗、生罗、金银罗、秋罗、状元罗等,畅销海外

    纱

    是一种轻盈平纹稀薄织物,经纬密度较小,质地轻薄,通风透气,穿着凉爽,适合制作夏季服饰、刺绣坯料和装饰品,如《红楼梦》中提到的“软烟罗”“霞影纱”

    绫

    是斜纹地上起斜纹花的提花织物,由绮演变而来,汉代开始露头,南北朝成为达官贵人袍料,唐盛极一时,明清多用作裱画材料

    缂丝

    起源于唐代,采用通经断纬工艺,能将复杂绘画重现于织物上,显现笔意和神韵,多用于制作高档的艺术品和服饰,如“桃红百子刻丝银鼠袄子”

    绉

    明清时,湖州等地以绉和花绸着称,绉织物表面有细小皱纹,光泽柔和,手感柔软,富有弹性,如湖绉

    绒

    元代出现剪绒,是现代天鹅绒的前身。明清时,漳州、泉州以绒闻名,绒织物表面有耸立的茸毛或线圈,质地柔软,保暖性好,花绒则是在织物表面用细小线圈或竖立茸毛构成图案

    濮绸

    起始于宋代,兴盛于明清,与杭纺、湖绉、菱缎并称“江南四大名绸”,其制作工艺讲究,质地细密,柔软光滑,色彩鲜艳

    香云纱

    历史可追溯到古代,明清时期得到广泛发展和应用。它是一种用植物染料染色的丝绸面料,制作工艺独特,具有防水、防晒、凉爽、易洗等优点,适合制作夏季服装

    元明清时期的中国丝绸工艺在继承前代的基础上有了进一步发展与创新,具体解析如下:

    缂丝工艺

    缂丝在元代继承了宋代缂制佛像的传统,并发展出缂制帝王后妃祖先像的新风格。明代创造了凤尾戗等技法,使图案更加细腻丰富。清代则出现双面缂、缂绣混色等技法,将缂丝、刺绣和彩绘相结合,使织物装饰效果更具层次感和立体感

    织锦工艺

    - 云锦:在元明清达到鼎盛,是皇家御用品。其采用大量金线勾边或织金装饰,图案华丽庄重,色彩对比强烈,如明万历皇帝的“织金孔雀羽妆花纱龙袍”,运用了多种珍贵材料和复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