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流水之曲。该曲有琴曲和筝曲两种版本,两者同名异曲,风格不同。其旋律优美,寓意知己或知音难觅,也比喻乐曲高妙。
2 《梅花三弄》:此曲系借物咏怀,通过梅花的洁白、芬芳和耐寒等特征,来赞颂具有高尚情操的人。曲中曲调在不同的徵位上重复了三次,所以称为“三弄”。全曲共分十段,两大部分,第一部分前六段采用循环再现手法,后四段为第二部分,描写梅花静与动两种形象。琴曲的乐谱最早见于公元1425年的《神奇秘谱》。
3 《春江花月夜》:原名《夕阳箫鼓》,又名《浔阳月夜》《浔阳琵琶》或《浔阳曲》,是古典民乐的代表作之一。该曲意境深远,乐音悠长,后取意唐诗名篇《春江春江花月夜名。乐曲通过委婉质朴的旋律、流畅多变的节奏,形象地描绘了月夜春江的迷人景色,尽情赞颂江南水乡的风姿异态,也表达了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
4 《汉宫汉宫秋月原为崇明派琵琶曲,现流传有多种谱本,也有二胡曲、琵琶曲、古筝曲、江南丝竹等演奏形式。其意在表现古代受压迫宫女的幽怨悲泣情绪,唤起人们对她们不幸遭遇的同情。
5 《阳春阳春白雪又名《阳春古曲》,相传是春秋时期“乐圣”晋国的师旷师旷。《神奇秘谱》在解题中说:“《阳春》取万物知春,和风淡荡之意;《白雪》取凛然清洁,雪竹琳琅之音。”它以清新流畅的旋律、活泼轻快的节奏,生动表现了冬去春来、大地复苏、万物向荣、生机勃勃的初春景象。此曲后传入楚国,在战国时代成为楚国艺术性较高、难度较大的歌曲,后来泛指高深的、不通俗易懂的文学艺术。
6 《渔樵问答》:是一首中国古琴名曲,为中国十大古曲之一。此曲在历代传谱中有30多种版本,有的还附有歌词。现存谱初见于明代萧鸾萧鸾的《杏庄太音续谱》。乐曲以对答式的旋律,描写渔夫与樵夫樵夫话,表现渔樵在青山绿水之间自得其乐的情趣。
7 《胡笳胡笳十八拍是由汉末着名文学家、古琴家蔡邕蔡邕儿蔡琰蔡琰姬),叙唱她悲苦的身世和思乡别子的情怀而作。情绪悲凉激动,感人颇深。十八拍即十八首之意。该曲反映的主题是“文姬归汉”。
8 《广陵散》:又名《广陵止息》,传说原是东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