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东西我们都需要在外寻找,这里面可能会产生一些花销。”
张训听完则是不在意的拿出三个大洋递到了陆云手里,笑着说道:“放心,这些我都理解,但你们在外面要给我记录一些灾民的故事,我记得津市也来了一些逃难的人,应当不是什么难事。”
“没问题,张先生,我们一定会尽量多记录一些的。”
陆云离开之后,张训便看着眼前没写几个字的剧本有些发愁。
他该如何唤起观众的怜悯呢?
张训一边想一边拿起身旁的报纸寻找灵感,突然,他的视线在报纸最中间的那副水灾照片上聚集。
这些照片是不是拍的太过平淡了,他记得水灾过后场景不可能这么温和啊。
想到其中的一些猫腻,张训拿起书案上的电话就拨了起来。
租界之间的电话线都是连通的,甚至华界大部分区域都铺设了电话线,以先进度而言,这个时期的津市是当之无愧的现代化城市。
很快,电话便被连接到了中转台,张训说了自己要连接的地址后便静静等待起来。
很快,电话另一端传来一个陌生的男声,说道;“这里是《庸报》编辑部,请问你找哪位?”
“您好,我找张墩灵先生,我有一个广告要跟他谈。”
“好的,请稍等一下。”
很快,听筒另一端便传来一阵嘈杂,没一会儿就有一个熟悉的男声有些气息不均匀的说道:“你好,我是张墩灵,请问你哪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