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过来采访的大报社便有《每日邮报》、《泰晤士报》与《每日电讯报》。
张训最需要的也是这些报纸。
其中的《每日邮报》虽然也是廉价报纸,每份只卖半便士,并被戏称为《广告报纸》,但因为它的价格极其低廉,因此受众广泛,可以说只要登上这份报纸的头版头刊,出名那就是迟早的事情。
而《泰晤士报》虽然价格有些高,但得益于几代主编的努力,这份报纸的影响力已经不仅仅局限于英国了,而是扩大到了整个欧洲,同时在政治、军事等方面都有着极其大的影响力。
至于剩下的《每日电讯报》则是跟《每日邮报》一同兴起的廉价小报,也是均由同一人创办,但这两份报纸的侧重面更有不同,可以说是瓜分了市面上大部分廉价报纸的份额。
也正是因为这两份廉价报纸的横空出世,这才逼得那些小报不得不将力度都放在了瑟清小说和花边新闻上。
当然,此时的张训并不知道英国的三大报纸都已经派了记者过来想要采访他,此时的他正十分麻木的在扉页上写下了自己的名字。
说真的,在提出这个想法的时候张训并没有觉得有多么困难,毕竟他一晚上抄写上万字的小说都是手拿把掐,更别说签几十上百的名字了。
可张训没有思考的是在自己地盘的时候他想什么时候休息就什么时候休息,可以说那上万字的小说都是断断续续抄完的。
可在签售会,他的手是一刻都不能停下的。
此时的张训只觉得自己的手都要抽筋了,但他只能抓紧空闲活动活动手腕,其他的什么也做不了。
这个时期的记者每一个基本都是胆大包天的存在。
他们为了得到想要的新闻可以用尽一切手段,而英国法案的保护让他们的任何言论基本都构不成诽谤罪,言论出版自由更是给了这些记者们大胆开麦的权利。
也许那些小报可能还会稍稍忌惮一下那些身材魁梧的安保人士,但三大报社的记者完全有资格去那些安保人士商谈。
他们不需做什么,只要亮出自己的身份,那些想要成名的人士自然会鼓着掌欢迎他们进去。
而在他们眼里,这位神秘的n先生既然愿意办这么出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