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后便想着把公司名改了,本来也想叫腾飞什么,不过庄建业没同意,但那位来自特区的程序员觉得不涨点儿腾飞的字眼儿就表达不出他的感激之情,庄建业无奈,最后同意把“腾”这个字借给对方,于是多年后叱咤中国互联网江湖的腾x 就此诞生。
当然了,这些都是后话了,并且仅限于刚刚起步的互联网领域,而在世纪之交互联网的影响力并不大,传统行业的统治力依旧强悍,也正因为如此,中国腾飞的商业模式在这一领域,特别是在欧美传统行业里并不被人看好。
在他们看来,中国腾飞的做法就是一个典型的规则破坏者,一个对规则缺乏敬畏的企业必然不会长久,于是不少欧美业内人士都认为中国腾飞不过是因为被纳入xxx法案后被逼无奈下的权宜之策,虽然在营收上的数据非常亮眼,却终究无法获得稳定的畅销收益,而这也从另一个侧面证明xxx法案对中国腾飞的制约性和有效性。
所以欧美业界非但没有担心,反而继续维持原有政策,同时在即将重启的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谈判中加入一条航空方面的条款,那便是中国腾飞取消fb—2000大型客机的发展计划。
作为代价,欧美将目前手上42的民航机型的代工交给中国境内的航空企业。
对此,庄建业不置可否,fb—2000大型客机在如今的中国腾飞的发展规划中早就不是重点,trj—900支线\干线客机才是真正的王牌。
所以fb—2000大型客机取不取消对中国腾飞的影响都不大,但也正因为如此,如果能借着助这个无关紧要的筹码在欧美哪里多拿些好处才是fb—2000大型客机项目最大的价值。
更何况最近一段时间中国腾飞的重点还是要放在航天这个产业链薄弱的地方,毕竟生态闭环的利益真是太大了,庄建业想不上头都不行。
所以借助反导\反卫星系统的研制,升级升级中国腾飞的地面测控站简直是太正常不过的事情了。
毕竟运行的五颗卫星怎么飞,飞到那儿自己心里要是没谱怎么给别人提供服务?更何况五颗卫星中还有两颗具有变轨功能,就更不能让测控站的技术水平太差了。
问题是测控站能监测自己的卫星,同样也能看到其他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