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惯。
“有钱没钱,总得过年”,自古民心所向,谁都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韪的!
可是,在这看似平和的环境里,有可能是处处杀机。
而王不懂两人,俨然一副“乡下人”进城赶集的样子,先是拿着现大洋,在一家小客栈,定了个临时住的地方。再把马匹安置好后,这才打上一盆水来,开始洗洗一路上的风尘。
因为有夜市的街道,距离他俩住的地方不远,所以两个人也没在小客栈里用晚饭,拉着店小二问过方向后,便推门而去。
走路不到五分钟,便到了夜市,因为时间还不太晚,来逛的人,并不多。
两个人漫无目的的,在夜市里到处闲逛。东边看看小摊上的冻梨,西瞅瞅小买卖人手里的粘豆包,再时不时的和摆摊的人,讨价还价后,买点过年用的对联。
王不懂按规矩先给了税票,又拿着府城用的军票付了帐。这才把东西放进背着的褡裢里。
顺着不远处传来的香味,王不懂和赵三娃信步走到了一个小吃摊位前,买了两碗“二和面”做的热汤面,又点了两个窝头。王不懂又怕不够吃,从褡裢里拿出了几个地瓜和土豆,付了一点好处后,交给小摊主,让他把这些扔到火里,烤熟了后给端上来。
趁着饭还没有熟,赵三娃和王不懂打了一声招呼后,离开小吃摊,向着夜市深处而去。
而王不懂,则是拿出烟来,和正在煮面的摊主,唠起了“家常”
“这位大哥,咱们这夜市,几点结束啊?”
“哦,咱们这夜市啊,是申时开,戌时关。”
“呵呵,看来时间还不短啊!老板能多卖不少吃食。恭喜发财啊…”
摊主把擀好的面条,扔进锅里,又把窝头蒸上。这才抬起头,略带疲惫的和王不懂“拉家常”,
“还发财?能吃上一口饱饭,就不错了!”
殷勤的递过去一根烟,王不懂好奇的问原因。
摊主擦了擦手,感激的接过烟,从灶台里抽出一根着了的柴火,点着烟后,贪婪的抽了一口道,
“唉,还能有什么原因,买卖不好干呗!
远的不说,就说这府城。现在的买卖,就没个整!啥都贵,还涨价。俺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