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自己的野心,一切按部就班的行进。而炀帝却不同,不能克己,一味随性而来,虽有好的想法,却无耐性,也无执行的能力,以上就是我对二位帝皇的分析。
但我想他们的方向肯定是一致的,那就是都要消灭世家,我说的可对?”
大郎说道:“我觉的小弟说的有些危言耸听,自开国以来,皇室对我世家一直甚为宽松,也不曾有什么激烈的手段,怎可判定皇室对我世家有敌意呢?”
“大哥,你听闻过《氏族志》吗?”
三人皆是面色微变,这件事当时陛下反应的确实激烈。
李世民命高士廉重新编订的《氏族志》的事情有很大的争议,当时直接将崔氏降为三等门阀,也是闹的整个朝堂鸡犬不宁。
《氏族志》并不是陛下首创的东西,实际上从魏晋时期形成门阀政治制度开始,类似的东西便层出不穷。
由位于魏晋时期形成了门阀政治制度,各个门阀家族在九品中正制的指导下勘定品级,并且具有对应品级的政治特权,所以门阀士族成为了魏晋南北朝的特权阶层。于是他们成为了国家和朝廷的中坚力量,控制着国家政治、军事、经济、土地和教育等各种资源,也成为了国家兴衰成败的根源所在。
《氏族志》之类的东西,便是勘定门阀士族权势、地位的标准,也是他们瓜分国家资源,形成统治集团的基础。
到了大唐开国以后,五姓七望的势力更是大涨,这些门阀集团都是来自于魏晋南北朝时期,经历了数百年的发展,在地方上盘根错节,可谓是根深蒂固。且家族互相之间通过通婚等方式形成了共有的利益链,在朝廷政治中互相支持,成为主导国家朝政的重要政治力量。
当今陛下即位后,便迫不及待的重新勘定《氏族志》。当时世家之中人人都认为陛下是在嫉妒崔氏在五姓七宗中排名第一,而李唐皇族所在的陇西李氏在五姓七宗中排名靠后,所以他才提出重新勘定《氏族志》。
这种说法一直很有市场,因为从政治利益上看,重新勘定《氏族志》对李唐皇族而言只是面子,里子上并没有太多的好处。反而会因为修改了原有《氏族志》中各大门阀家族的排名,改变了门阀士族集团固有的利益分配机制,而导致他们反对李唐皇族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