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已经西斜,天色渐渐暗下来了。想到还没找到落脚之处,贾谊便点头应道:“行,那就听大爷的。”
于是,贾谊和其他人跟着大爷一同走向他所在的村庄。一路上,大爷好奇地问道:“后生,你们一群人这是要去干什么呀?是公事还是私事?是访友还是做买卖啊?”显然,大爷对这群陌生人充满了好奇,试图了解他们的来意。
贾谊沉思片刻后回答道:“此次我们是为了参加牧家的祭祀而来的。”他觉得既然已经到达了牧家的地界,这个理由也无需隐瞒。
听到这话,大爷脸上露出惊讶的神色,连忙说道:“哦,原来你是来参加祭祀的!那真是太好了,我们这里好久都没来过外地人了。既然如此,我一定要好好招待你们一番。”说着,大爷加快了脚步,似乎迫不及待地想要将这些客人带驿站。
就这样,一行人不紧不慢的在路上聊起了天,时不时发出阵阵欢声笑语,这让贾谊和大爷感到十分放松。
在回去的路上,也有其他收工准备回村的村民,他们看到村长后,都热情地打招呼。从村民们的招呼声中,贾谊得知面前的这位大爷竟然是他们村的村长。
“大爷,你们村的牲畜可真多呀!”贾谊一脸好奇地问道。他毕竟才是二十七八岁的年轻人,对这些还不甚了解。
“那是,你看我们的姓,你也知道我们祖上其实就是个放牧的。既然我们祖上是放牧的,那么的话,我们的牲畜多一些,又有什么呢?”村长一脸无所谓地说道。
“怪不得大汉的大半军马都是从牧家所购买的,就刚刚过去的这些村民基本上家家都有马匹。”甲乙惊叹道。
“是啊,我们村子虽然不大,但家家户户都会养马,而且这里的马质量上乘,深受家族的喜爱。”村长自豪地说道。
“原来如此,真是长见识了。”甲乙感慨道。
随着聊天的深入,贾谊对这个村庄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同时也对村长产生了更多的敬意。
他们继续聊着,不知不觉已经回到了村庄。
“村长,我一直想问,就是村子里的大多数年轻人呢?从进村之后,我就发现村子里的年轻人非常的少。”贾谊端起酒杯喝了一口,终于还是忍不住把心中的疑惑说了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