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氏、方氏等家族,多是凭借家族荫庇获官,其中不乏尸位素餐之徒,以至于通过考核者竟不到三分之一。而那些追随高羽从幽州远道而来的官吏,他们秉持着在幽州时的勤勉与忠诚,一百多人中仅有两人不合格。更令高羽欣喜若狂的是,此次考核中竟发掘出一位奇才 —— 长沙郡治下庐陵郡的知县,王守仁。
当高羽展开影卫呈递的王守仁所做文章,那独特的学问见解瞬间紧紧抓住了他的目光。尤其是一套名为 “知行合一” 的理论,如同一束光照进了高羽心中。他深知,这样的理论若能在荆州推行,必将如春风化雨,对当地的文化、教育乃至社会风气产生深远影响。刘基、李善长等饱学之士,在研读王守仁的文章后,同样叹为观止,连连感慨此人乃百年难遇的奇才。
高羽迫不及待地即刻召见了王守仁。在王府那静谧的书房中,两人相对而坐,促膝长谈。王守仁举止儒雅,一袭素袍更显其气质不凡。他微微拱手,率先开口:“殿下,所谓‘知行合一’,非谓‘知’‘行’为一事,乃二者不可分离也。‘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譬如为学,若仅知晓为学之理,却不行之以实践,此非真‘知’也。”
高羽微微点头,目光专注:“先生所言极是。但于这治理一地而言,又当如何践行这‘知行合一’呢?”
王守仁神色从容,继续说道:“殿下,以地方治理观之,知晓百姓之需求、地方之利弊,此为‘知’;而后制定政策、付诸行动,以改善民生、兴利除弊,此为‘行’。二者相辅相成,不可偏废。若只知而不行,空有理念而无作为,地方难以发展;若只行而不知,盲目行动而无方向,亦难成大事。”
高羽目光炯炯,追问道:“那于教化民众方面,‘知行合一’又有何深意?”
王守仁目光坚定,侃侃而谈:“教化民众,需让其知晓道德伦理、礼义廉耻,此为‘知’。但更要引导他们在日常生活中践行这些道理,以实际行动体现道德准则,此为‘行’。如此,方能真正实现教化之目的,使社会风气清正,民众安居乐业。”
高羽越听越惊叹,心中涌起相见恨晚之感。眼前此人,无论是对时事的见解,还是对治理地方的策略,都有着独到而深刻的认识。交谈结束后,高羽当场宣布,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