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抗战:开局一本帝国成长手册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19章 大肆采购设备,革新冲锋枪计划(1/3)
书架管理返回目录
    造船水平、技术、设备等都需要来一次彻头彻尾的革新,一艘船想要拉出来,从最基本的钢材到复杂的仪器,还有相对应的舰炮水平,都体现了一个国家的工业实力。

    工业水平不够,基本是玩不了军舰的。

    张宪也不好高骛远,先靠着法鸡、美利坚、大阴帝国的实力,看能不能把驱逐舰、潜艇给搞定了。

    能够把空潜快的问题给解决,能够具备一定的防守作战能力。

    即便打不过,也有机会偷袭、伏击,猎杀商船,打破封锁。

    暂时打通沪城港口的好处很多,张宪手上迅速聚拢的25亿的钱财能够迅速的采购一轮。

    这25亿中包含租界大商人哈同的家产,他一个人就贡献了17个亿,另有青帮张万霖的家产,也有三千多万。

    其余的黄金荣、陆云笙的身价也有几千万,加起来的真金白银25个亿。

    其余的隐藏财富,像地皮、商铺、工厂这些,估值很高,未必能直接兑换成oney。

    不管咋说吧,折腾了一波租界,确实给张宪弄了一大笔钱。

    扣除采购军舰的费用后,还有差不多2个亿来采购设备。

    分别让三大舰队、兵工厂、造船厂罗列采购的装备清单,以及要购买的革新技术,要迅速,要趁着日军舰队没有集结之前,完成这一波采购计划。

    有关于兵工厂的事情,值得仔细多提两句。

    第一点是选址问题,靠近沿海地区确实不方便,容易遭遇飞机轰炸。这点属于张宪考虑不周,忽略了来自外部的压力。

    但也不能放在太源,内陆城市需要考虑交通运输成本问题。

    可以考虑将金陵兵工厂重启,张大彪的部队已经持续推进,复克金陵只是时间问题。

    这样以太源兵工厂为核心,再辅助一个金陵兵工厂,足够支撑张宪手上的这些部队了。

    再把沪城周边的钢铁厂、化工厂、机械制造厂革新设备,培训技术工人,更换管理人员,绝对可以换一波新鲜血液。

    最主要的是没有统帅部的废物来管事儿,那是一群事倍功半的主儿,很容易把工厂干破产。

    设备是绝对要更新一波的,趁着现在有笔钱,多多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