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的景象,心情无比舒畅。
他们感受到了自己的努力和付出,所带来的成果,也看到了大汉未来的希望。
典韦大步流星,笑着道:
“君侯,咱们这一路的辛苦可算是没有白费。”
“看着百姓们过上好日子,咱心里也高兴。”
杨业点点头,展望道:
“这只是一个开始,我们还要继续努力。”
“让大汉的每一个角落,都能像长安一样繁荣。”
“百姓们都能过上,幸福安稳的生活。”
阳光洒在长安的街道上,映照着百姓幸福的笑容。
杨业一路回到那气派威严、甲士林立的大将军府。
刚一进门,便得知尚书令贾诩已在书房等候多时。
杨业径直来到书房,见到贾诩后,第一句话便是询问:
“我父亲呢?”
贾诩恭敬地回答:
“大将军陪伴天子去了,君侯要过去吗?”
杨业微微摇头道:
“我就不去了,没什么意思。”
接着,贾诩神色一正,道:
“正好我有要事,向君侯汇报。”
杨业目光落在贾诩身上,问道:
“什么事?”
贾诩压低声音道:
“益州牧刘焉,背疮发作而死!”
杨业略显惊讶道:
“这么突然?”
贾诩肯定地道:
“蜀中的细作已经反复确认过,不会有错的。”
“君侯,夺取益州的机会来了!”
杨业皱了皱眉,道:“真是不巧。”
贾诩心思敏捷,立刻猜到杨业的顾虑,问道:
“君侯是担心,曹操、袁术、袁绍联合瓜分徐州?”
杨业点头道:“不错,他们要是瓜分徐州,又进行结盟的话,对朝廷威胁很大。”
贾诩沉思片刻,眼中闪过一丝狡黠,道:
“君侯,袁术和曹操、袁绍的仇恨,一时间不容易化解。”
“如今太傅马日磾在寿春,可让他进行挑拨。”
杨业听后,不禁笑了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