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劲,晌午也不让郑夫郎给他送饭了,自己扛着锄头回去吃饭。活不多,不用日头大的时候还在地里耗着,回去吃了午食,还能睡个午觉再去地里。
想到今早说的吃鸡,郑父脑子里想着,脚步加快。他回去的路上还遇见一些女子跟哥儿去给在田地间干活的汉子带饭去。
“老郑又回去了啊。”
“郑大哥这日子真美。”
“郑叔叔赶回去吃饭啊。”
郑父跟他们说几句话,也没耽误功夫,他在村头远远的看见那青瓦白墙的院子,心中一阵高兴,还没进院子,就闻到了从家里飘出来的香气。
他进院子,把锄头一放,去灶房把手洗了,郑夫郎哎一声,“快过来,准备吃饭了。”
郑父迫不及待来了:“还真是鸡啊。”
去给汉子们送饭回来的人,闻到这香气也是没辙了。自打这些侍从来了后,郑家是变着法的吃香的喝辣的,屋子大变样。跟他们这些人家完全不一样了,这青瓦房比里正家的还要气派,估计要花上百的银子。还有这猪崽跟牛的,也养上了。
“别说找个像郑大人那样的儿子了,哪怕是考上一个秀才我们的日子也好过。”
“这话说得好听,哪有那么容易的事。不说我们村跟镇上,我们整个县城才几个秀才。”一个婆婆拿着自家老头子吃完的食盒回去洗碗了。
说说酸话也就罢了,郑家的福气是他们羡慕不来的。
郑家生活这方面是两个侍从接手了,连吃饭的碗筷都换了新的,白白的瓷碗,看着就喜欢。还买了铁锅,这铁锅的价格可不便宜,村子里没几户人家舍得买铁锅来做饭,一般都是用陶锅、石锅。陶锅保温性差,但很快就能让锅里的食物受热,重量比较重。石锅保温性好,但不易受热,重量也很重。
铁锅分量轻便,能让食物很快受热,比较受热均匀,避免食物部分烧焦或是没熟,炒菜的味道更好,因为受热均匀,还能省柴火。
清乡村里还有一户钟家,以前郑家没发迹前就他们家在村里最有钱,也是村子里的人眼红的人家,现在郑家发迹了,他们老钟家就显得不那么有钱了,没啥值得得意的。
钟家有两个兄弟两个姐姐,这两个姐姐都是嫁到外村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