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修在庭院的,还有一些官道也是用石头修的路,还是碎石路。这碎石路难以达到平整,导致马车行驶时产生颠簸、影响坐马车的安全和舒适;另一方面碎石路在干燥的气候下很容易扬灰尘,容易磨损和松散,维护成本高,噪音也大。
这水泥做的路便没有那些短处了。首先只要有了水泥的方子,这个比例的多少,他们所获得的成本是远远低于石路的,再加上原材料容易得到,而且没噪音、维护成本基本上是没有的。杜岳做了一个猜想,水泥路要是坏了的话,直接再铺上一层就好了,而且这种情况的可能很低。平坦干净,又不容易积灰尘,要是在大燕都修通了,这将大大方便大燕的互来互往。
“陛下,这水泥路不受雨水侵蚀,有了灰尘只要拿扫帚轻轻一扫就成了。陛下,您看。”
有小吏把尘土倒在水泥路上,又快扫帚扫干净了。又提着水桶泼上去,水泥路上干干净净。
武明帝眼中漆黑,手指微动。
杜岳:“水泥的制作方法简单,若是用它来修路,将大大的节省金银,若是大燕都用上这水泥路,对大燕跟陛下来说,就是利国利民的。特别是运输粮草上,有这样的路,以后对前线的将士们也有好处。”
杜岳拿了奏折,知道这折子是新奉县县令郑山辞写的,他对郑山辞产生了一丝好感。这样的人,若是要回到京城来,合该来他们工部做事,去地方做官屈才了。
武明帝并非不知道泥土路跟碎石路的难处,他看向那一截水泥路,一想在大燕的各地都用上水泥路,这样的功绩足以让他在史书上留下一笔。哪个皇帝又不看重名声,武明帝想做一个明君,就更看重了。
“好,杜爱卿,修水泥路这件事就交给你来办。”武明帝沉吟说道。
“是,陛下。”杜岳领命。
武明帝一想这事交给工部来办是妥当的,再让户部跟着帮忙就好了。可这给郑山辞的赏赐应该赏些什么才好,升官,这要升个什么官,金银赏赐这是一定要赏的,这方子确实又能利国利民,总不能让人说他吝啬吧。
这么一想,武明帝没有头绪,只能先暂时搁下,等夜里他去坤宁宫歇息时跟王凤君提及此事。
“朕得了这个方子心里高兴,在杜岳面前没表露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