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山辞跟工房的人一起讨论做水泥跟混凝土的事, 他是一直忙着的,最近这段日子一直都是住在县衙里。之前跟夏大郎在庄子说了修路的事, 他意思意思给了三百两银子, 不知怎地第二天又送了三千两银子过来,还没讨要好处,实在反常。
他且把这事压在心里, 等哪回遇见了再问问, 白得的银子郑山辞自然欣然接受。去年县衙要忙的话,就是忙秋收那一阵。榨油坊这三坊都是工房的人在忙, 现在郑山辞要修路, 吏房、户房、工房三个房都要忙起来。朱典史要给衙役们排班去看顾修路, 户房的人要招工来修路、还有征调民夫, 能征就征, 不能征还差人就招工来做, 户房是要尽量为县衙减少开支的。
还要招做饭的人,他们找了一些民妇来做大锅饭,每天包早晚两顿, 一天做饭给三十文钱。新奉县正值春忙的时候来修路的人不多, 但新奉县的基数大, 还是有人来帮忙。郑山辞想了想让户房按时辰来算钱, 一个时辰五文钱,这样修路的人就更多了。只是又要苦了县衙里的户房跟衙役了。
新奉县敲敲打打的,场面热火朝天。
乡民们用了沤草肥先把种子播下去, 种子长得好, 长出嫩芽了, 就用郑山辞说的粪丹。他们尽心尽力的伺候药材, 闲时就去衙役那领一个牌子做工, 又能赚一点钱。
“这敢情好啊,又能多拿一份钱。等把路修好了,我们去县里也方便了。下雨天不用踩着泥巴了。”一个汉子打着赤膊说道。
“踩泥巴算甚事,整个人掉进泥潭里才遭罪。牛车也不好过。”一个汉子背着石灰:“我就不想那么多了,只想多挣点钱攒下来,以后让儿子娶个媳妇,给女儿添点嫁妆,让她嫁过去后在夫家有面子。”
平平常常的忙,日子都是酸甜苦辣。见了钱,日子这便好过了。
这话说得工地上的人都颇为认同。
县衙里管着饭,还有三菜一汤,三个菜是让人来打的,一个汤他们想去添就可以添,饭是打得足足的。因可能是县衙自家有榨油坊了,这油水也是放得足,吃着喷香。干活干累了,不就是为了这口么?每七天还不定时还有一顿菜是肉菜,他们还能见着荤腥,这做工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