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4章 我杨某人不做亏心事,不怕鬼敲门(3/4)
事儿。
只是该怎么折腾那些官老爷们呢?
绩效考核?
年终总结和工作报告?
御史检查?
这些套路好像都玩过了。
朱重八那个老登也都拿来用了。
效果只能说是神仙放屁,不同凡响。
短短一年的时间里有有五十多个官老爷被御史台盯上,接着又被朱皇帝给剥皮楦草。
要不然拆分各个衙门?
让朱重八那个老登把中书省和六部什么的都给拆分掉,然后再按照后世的玩法重组?
但是这种玩法貌似没什么意义,毕竟两者之间只是架构上略微有些区别,其他方面的区别并不大。
那就给官老爷们安排点儿新的工作内容?
比如说扯出国有企业的概念?
貌似也不行。
朱标都已经打算全盘复刻简化版本的五小工业并且开启疯狂的修路外加植树造林,扯国有企业的概念貌似也没什么太大的意思。
主要是这么干的话,会便宜朱标那个黑芝麻汤圆。
杨少峰越想越是头疼,忍不住叹息一声。
锦儿再次给杨少峰的茶盏里添上水,问道:“相公因何叹气?”
杨少峰微微摇头,再次叹息一声道:“为夫刚刚想着给朝堂诸公找点儿事情去做,只是短时间内却又没想到该让他们去做什么。”
被杨少峰这么一说,锦儿顿时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
合着因为自己随口一句吐槽之言,自家相公就打算去找朝堂诸公的麻烦?
看着锦儿不说话,杨少峰干脆又慢慢琢磨起来。
兵部暂时不宜改制。
刑部在忙活大明律。
礼部在忙活各级学校的教材。
工部马上要开始忙活修路的事儿。
吏部现在应该在忙活吏、役的待遇、制度和考核等问题。
户部在忙活迁移百姓以及统计田亩等事儿。
国子监在忙着拆分。
大理寺在梳理这些年的案件卷宗。
御史台本身就已经忙成狗。
翰林院修书的工作比狗还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