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几句场面话:“您心里惦记着我们,我们感受到您的良苦用心,也能体会您的难处。”
贤王稍稍放了心,提起了正事:“想必你们听说了外头的谣言,你们想想法子,帮我度过这次难关?”
“这……”众臣互相对视一眼,随后不知所措地看向贤王:“永庆郡的百姓认定您贪了他们十几万两银子,捐给他们的那一万两银子,本来就该是他们的银子。
您想平息民愤,除非掏出十万两银子捐给他们,只不过这么一来,便坐实了舆论。除此之外,只剩下一个法子,您拿出证据,力证您是清白的,便能平息了舆论。”
贤王眉头紧皱,相关人员,全都死了。
他上哪儿找证据,证明清白?
贤王又问:“还有别的法子吗?”
众臣摇头,一副束手无策的模样:“您不妨去探探陛下的口风,此事该如何解决?”
贤王目光冷厉地看向他们,当真是一个顶用的都没有。
还得是吏部尚书和刑部尚书得用。
“行了,你们回吧。”
看着碍眼。
众臣如释重负,纷纷告退。
等他们一走,贤王抄起茶杯砸在地上,发泄心里憋闷着的一团怒火。
一旁的张未平却意识到这几位大人的态度,与当初他拿银子时的态度,完全是两个样子。
并不像没有法子,而是不愿意为贤王效力了?
“殿下,属下倒是有一个法子。”张未平抿了抿唇,迎上贤王的目光:“祸水东引。”
-
几日时间过得很快,转眼间便到了。
贤王按照北齐帝的吩咐,准备了一份厚礼,带去了吏部尚书府。
老太太七十大寿,寿宴举办得很隆重。
都城里的达官显贵全都来了。
贤王是最后一个到的。
吏部尚书亲自招待他。
贤王正准备说什么话,突然间,他身后传来一阵骚动。
只听见有人对吏部尚书说道:“老太爷,府里来了贵客,老太太亲自去迎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