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山惊诧:“冯之焕死了?”
赵颐微微颔首:“冯之焕为了杀我,以及销毁我手里的罪证,伪造了皇家暗卫的令牌,假传陛下口谕,封锁城门,不许任何人进出。”
“事迹败露之后,冯之焕怕查到他的头上,方才畏罪自尽吧?”
李乐山经手不少案子,敏锐地觉察到了问题。
陛下命令他监视广陵王的时候,便向他透露了底细。
“乐山啊,贤王心性善良,又重情重义。冯之焕在永庆郡犯了事,借着表亲的名义求到贤王跟前,贤王一时心软,便出手帮扶了他一把。”
“因此冯之焕被查,牵扯到了贤王。”
“无论是因为什么缘由,贤王错了便是错了,应该按照律法惩治。”
“但朕子嗣单薄,只有贤王这一个血脉纯正的儿子,若是治了他的罪,北齐的江山,由谁来继承?”
“贤王是北齐的继承人,朕不得不为他遮掩。”
“如今广陵王去替贤王善后,朕担心他会借着这件事,做出不利于贤王名声之事。朕将此重任托付给你,替朕盯着广陵王的一举一动。”
“若是有异常,你便放响箭,会有人接应你。”
李乐山从思绪里抽离。
原以为永庆郡的案子,只是牵扯到贤王。
如今看来,极有可能还涉及到北齐帝。
冯之焕犯下的罪行,足以让他满门抄斩。
就算杀了赵颐,销毁了他自己的罪证,也难逃一死。
因为整个永庆郡的百姓都是证人。
他又何必再伪造皇家暗卫令牌,假传圣上口谕,杀赵颐灭口呢?
这可是诛九族的重罪。
冯之焕不至于这般糊涂。
李乐山心里有了一个猜测——恐怕是北齐帝要杀赵颐。
只不过事迹败露了。
目前的情况下,北齐帝暂时还不能和广陵王撕破脸。
所以他把刺杀赵颐的罪名扣在冯之焕的身上。
这才是冯之焕“畏罪自尽”的真正原因。
李乐山后背渗出一层冷汗。
就连正午的日头照在他的身上,也无法驱散他体内的寒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