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部主事赵毅。”
太子闻言笑道:“赵大人啊!”
“儿臣记得他是探花郎出身。”
皇上笑道:“是啊,寒门子弟中了探花郎,当年也是广为流传啊!”
太子道:“赵氏一族,子孙遍布天下,自从多年前落败之后,这几年倒是好了不少。”
皇上抚着胡须道:“不错,探花郎的名头可是不小啊!”
“只是这么好的人才,竟然没能留在京城,吏部这些人”
太子自从听到东昌伯府的曹荣飞要去暹罗做通判后,心中便有了计较,随即装作无意道:“儿臣记得,赵大人同平阳侯是同届进士出身,还是同乡,又是挚友,若是去暹罗做官,想必平阳侯也高兴的很。”
“多年挚友再见,定是感恩父皇!”
皇上点了点头,眸中却是有了一番计较。
陈霄的功劳太大,如今又是侯爵身份,虽然朕心中很喜欢他,但是一直在定州,难免会权势太大,将来难以管控。
东昌伯府要去暹罗,他看了一眼老二,东昌伯府同陈霄互相牵制也不错,如今也能少了后顾之忧。
“你说的对,赵毅做了那么多年的京官,既然吏部推荐,朕就成全了。”
“平阳侯若是知道朕的一片苦心,想必也会感激朕的。”
太子闻言笑道:“父皇英明。”
一旁的齐王也附和着:“父皇英明。”
“至于守将,就让商裕去吧!”
此话一出,太子齐王互相对视一番,这是在警示他们吗!
商裕是朝中为数不多的武将,二人都曾想过拉拢,只是此人没有脑子,空有武力,一点点事情皆是闹得满城皆知,故此二人行事十分小心。
太子吸了口气,笑道:“父皇英明。”
齐王见状,也跟着道:“父皇英明。”
皇上笑了笑,目光幽幽的看着两个儿子。
朕还没死呢,这两个小崽子就忙着到处拉拢人,文官勋贵也就罢了,如今主意都打到武将身上了。
再不制止,将来岂不是要逼宫。
一旁的付公公面色不变,还是那副笑容,浑浊的双眼看着御书房中的风吹草动。
陈阁老府。
天气渐渐凉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