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耕夫舍耒耜织妇投机杼奔波礼谒。村闾阗咽而不容易往来。云。
赞曰。佛法入日域而二十岁。丰聪皇子在襁褓而赞佛乘居储贰而宣真谛。其後五十年基公出焉。伴孩痴而显异。受
皇王之大赐。欲扬教法先营刹寺。畿甸半百诸服相次。韪乎基之为名也。我道之地乎。
释庆俊。姓藤井氏。内州人。事道慈学空宗。居大安。法华等寺。尝开爱宕山为第一世。天应元年为僧都。性怀悲愍好施贫病。
释真绍。幼事弘法大师。长受灌顶于实慧。齐衡之间建禅林寺。贞观十五年七月七日灭。
释观喜。和州人也。行住坐卧唱弥勒号。好修古塔废寺。自曳材运土。或乞路人加助。常挝鼓唱弥勒上生兜率天四十九重摩尼殿等偈而劝发人心。归寂时异香盈室。
释最仙。尝任常州讲师。戒行备足四众归崇。性抱利济。修寺院扫堂宇。夷嶮途架绝梁。走急救危切於己。
逢旱涝不待延请祈求修法。屡有感应。问疾饷饿存活之者多。俗号悲增大士。
赞曰。吾法有庄严佛土之句。是大心士之事业也。诸师营新宇修废寺夷嶮涂架绝桥皆是也。佳乎彼庄严者此庄严也矣。
释胜道。姓若田氏。野之下州芳贺郡人。早出尘累钻仰胜业。州有补陀落山峯峦峻峙。振古未有陟跻者。道以神护景云元年四月企跋涉。路险雪深云雾晦暝不能登。止山腹凡经三七日而还。天应元年孟夏又兴先志。亦屈而退。延历之始季春之月发大誓致勤修。且曰。者回不到山顶亦不至菩提。渐达于顶。众峯环峙四湖碧深。奇花异木殆非人境。道坚誓所遂悦目喜心。乃结蜗舍於西南隅修忏又三七日。道虽究山区未尽湖曲。三年之夏造小舡浮东湖。西南北湖备极游荡。就其胜处建伽蓝曰神宫寺。居四载道行与灵境并传。桓武帝闻之勑任上野讲师。又於都贺郡创华严精舍。大同二年州界大旱。刺史令道祈雨。道上补陀山行法雩。甘雨速降百谷皆登。
释恒寂。天长帝第二子也。姿仪端雅好读经史缀文辞。承和帝册为皇太子。监抚之暇志慕佛乘。常辞储位事逃逸。帝不许。承和七年天长上皇崩。九年弘仁大上皇崩。太子废为金紫光禄大夫。谓左右曰。元志逃佚今是时哉。乃隐淳和院东亭子。俗曰亭子皇子。嘉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