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红黑帽的军丁、排成行的把守,面上无甚笑容,偶还得见佩刀锦衣卫步履匆匆来去,东西两角门大开,但见考生长龙蜿蜒,人头簇簇,手撑把伞遮挡细雨,穿蓝青色襴衫的便知是国子监监生,还有众多赴京而来的北方考生,有着茧绸华丽直裰意气风发的,亦有补丁粗布风霜满面的,有艾发衰容的老儒生,亦有稚气未褪的少年小童。
这便是科举制,无贫富、贵贱、长幼之分,寒门子弟、贵府少爷不成对立之势,皆以学问高低论英雄。
所以那衣衫褴褛的儒生,不曾遭白眼耻笑,甚有人愿借伞一撑,谁又知他会不会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哩!
“凤九!”舜钰听得有人唤她,抬眼四寻,皆大伞压半脸,摇摇晃晃的,还是秦兴指给她看,随望去,是张步岩。
舜钰走至跟前,笑着作揖,道他来的早。
张步岩背着箱笼,一手提考篮儿,一手撑伞,已有些骨软筋麻,再看前头人群黑压压的,还不知何时轮上一门,再见舜钰有书童提物,颇悠然自在的模样,遂怂恿道:“你也莫去后头排,就站我后面,谅我又背又提的,你帮着撑伞挡个雨就可。”
舜钰有些迟疑,她不惮做加塞取巧此类事儿,朝排后的监生望去,倒神态和善并不以为意,她遂作揖谢过,与张步岩前后而站。
张步岩躲在她伞下,忽一呶嘴,朝对面西角门某处,对舜钰说:“瞧到那五大三粗、膘肥体壮的儒生没?”
舜钰听闻眺望,正淅淅沥沥落着雨,凉烟四起,又隔的远,只大概瞧个模糊身形。
张步岩不高兴的很:“那便是鲁大能,同你说起过他的呼噜声,前晚被状元楼的店家请出去,不允他再住,否则应试的考生们皆要退店,可想他有多惊天地泣鬼神。我是他邻号舍,这数日该如何安度,想来十分苦恼。”
说至此,已满面凄凉。
舜钰低声安慰他:”孟子有曰,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你权当是种磨砺罢,心静而神安,也能写出锦绣文章。“
”你是站着说话不腰疼。“张步岩哼哼唧唧的,自知事成定局不可逆,可心里总不舒坦。
站身后那考生听得他们言语,冷哼一声插话道:”听个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