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坐定,肖嬷嬷就领着个婆子进来,那手中攥着个鼓囊囊的绸缎包裹。
却是认得,她手伤时这婆子来探望过,孙氏身边伺候的桂嬷嬷,起身谦让一番后,桂嬷嬷寻凳子坐下,满面陪笑道:“恭喜贺喜表少爷,听老爷说能进国子监那块宝地,表少爷的一只腿就已踏入仕途的槛儿,日后定是官命通畅,享不尽的荣华富贵哩。”
“承你吉言。”舜钰命人给她上茶,桂嬷嬷忙道不用:“还赶着回去,不吃茶了。前阵子给表少爷裁的几件新衣裳,今裁缝铺子才送过来,惹得大奶奶发了好一通脾气,直说若是个多心又计较的,还当她说话儿不算数,故意苛扣着不给,不知怎么把她往坏里去想呢。我就说了,表少爷饱读圣贤书,心胸岂是一般人可比,更况表少爷吉人天相,这不才得了喜讯,这衣裳就送到,反倒分外的应景。”
她顿了顿,再从袖笼里掏出个钱袋儿,继续道:“大奶奶听了方才欢喜,特取这二十两银子让一道送来,只说旁人给什么都未必合心,还是银子最实在的。”
舜钰觑眼听着,待她说完少顷,才笑了:“好话坏话都被桂嬷嬷说净,我反倒无话可说,替我先谢过大夫人费的这些心,等空下来定亲自去道谢。”逐让肖嬷嬷把包裹及钱袋接过收好,又赏了她一吊子钱,桂嬷嬷忙拜谢过,欢天喜地去了。
肖嬷嬷解了包裹,四五身衣裳簇新新的,用的绸绢,浅淡各色,花样也颇时兴,拿来给舜钰看,照身形比划番,显得有些宽大。
孙氏见风使舵可真本事,前两日把她往泥里踩只怕是忘了。
舜钰摸下料子,未必是给她裁的,借花献佛而已,她偏要收下。
舜钰入国子监,不用回肃州,高兴坏了的唯秦砚宏莫属。
一扫前些日因离别而颓丧的情绪,这日,得空闲进了舜钰的房,见她仍在埋头苦读,索性上前抽走手里的书册,不满嗔道:“还看,眼都红了。国子监已招录上,怎不让自个歇息几日?”
“做学问,停一日手就生了。”看着他将自个书册扔飞,舜钰摇头苦笑,不晓得何时惹上这混世魔王,前世里不曾与他打过交道,怎忒般缠人呢。
抬头瞧见门侧,有位穿褐衣麻布戴帽的青年,肩挎泛油花的木箱,手捧食盒而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