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八,求卖青盐;其九,求进奉乾元节(仁宗皇帝生日)及贺正;其十,求岁赐;其十一,求颁誓诏。”边说边掰着手指头数着。此言一出,众人忍俊不禁。
费无极道:“这么多,朝廷又当如何?”肥胖宋使笑道:“这件事,当年可是轰动一时。听说,我大宋群臣对李元昊的多数要求都反对,尤其是‘称男而不称臣’一款。八月,朝廷派大理寺丞张子奭、右侍禁王正伦出使西夏。十二月,元昊又派张延寿出使宋朝。 此时李元昊面临辽国威胁,遂对我大宋做出妥协,同意称臣。其后主要围绕岁赐数额展开谈判。庆历四年五月以后连续派尹舆则、杨守素出使我大宋,敲定条件,九月派杨寿素向我大宋呈上誓表,遵守和议内容,仁宗皇帝于十月初二日赐誓诏,到这里,庆历和议也算达成了。”张明远道:“不知,庆历和议,说些什么?”
高个宋使叹道:“庆历和议有六条,那便是:第一,元昊去帝号,对宋称臣,宋册封其为夏国主;第二,宋给西夏岁赐绢十三万匹,银五万两,茶两万斤,加上乾元节和贺正回赐及仲冬赐时服,合计绢十五万匹、银七万两、茶三万斤,此外西夏国主生日时赏银器二千两,细衣着一千匹,杂帛二千匹作为生日礼物;第三,宋夏战争中双方所掳掠的将校、士兵、民户不再归还对方;第四,从此以后,如宋夏双方边境之民逃往对方领土,都不能派兵追击,双方互相归还逃人;第五,宋夏战争中西夏所占领的宋朝领上栲栳、镰刀、南安、承平等地和其他边境蕃汉居住区全部从中间划界;第六,宋夏双方在本国领土上可以自由建立城堡。”种浩与种溪面面相觑,叹了口气。
张明远道:“后来如何?”消瘦宋使道:“庆历和议达成后,仁宗皇帝于当年十二月派张子奭、张士元为正、副册礼使,封李元昊为夏国主,赐金涂银印的‘夏国主印’。但此后李元昊奉行外王内帝的政策,并且为了撑持一方独尊的皇帝地位,不愿在夏国民众面前用客礼接待宋朝使节,暴露自己对宋朝的臣属地位,将我大宋派来的使臣挡在宥州,设馆安顿,不让他们到夏国都城兴庆府。你们想想看,这李元昊的确是死要面子之人。”
矮个宋使道:“与此同时,我大宋还决定在保安军和镇戎军的安平皆设置两处榷场,恢复了双方贸易往来,但禁止西夏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