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片赤诚,不爱杀伐,愿以和为贵。”
张明远兴趣大增,便追问道:“莫非庆历和议由此而来?还望大人赐教。”费无极见张明远如此,也不甘落后,问道:“我也听说过,当年可是范仲淹之时。”种浩见他二人在问,也不甘示弱,笑道:“常听爹爹说,但不知详情。”种溪见三个哥哥这样问,也加入其中,问道:“还望几位大人不吝赐教。”四个宋使皆看向张叔夜。张叔夜见状,使个眼色,意欲让宋使四人去赐教,但四人推三阻四,几次三番,就是不肯。
张叔夜执拗不过,又见张明远等人还在追问,只好介绍道:“还记得那是仁宗皇帝庆历四年与西夏达成的和议。宋夏战争爆发后,我大宋屡遭失败,损伤惨重,朝野震惊,人心惶惶。且军费开支浩大,百姓负担加重。西夏在对我大宋战争中损耗也颇严重。又因双方停止互市,西夏国内物资日见匮乏,故遣使与我大宋议和。庆历四年十月,双方定议,其一,西夏首领元昊答应取消帝号,而由我大宋册封为夏国主。其二,我大宋每年赐予西夏绢十三万匹、银五万两、茶二万斤。另有其他岁时赏赐,合计绢十五万匹、银七万两、茶三万斤;其三,重开保安军、高平寨等沿边榷场贸易。这便是庆历和议。”四个宋使面面相觑。
张明远一怔,不解道:“西夏李元昊虎视眈眈,威风凛凛,来势汹汹,势如破竹,为何大获全胜还要议和,岂不奇怪?”费无极也纳闷道:“其中必有缘由。”
张叔夜又介绍道:“我大宋宝元元年十月,藩属西平王元昊称帝,国号大夏,年号天授礼法延祚,在我大宋西北,便称之为西夏。翌年,仁宗皇帝下诏褫夺元昊所受宋朝官爵和赐姓,以定难军节度使悬赏其首级。元昊则出师攻我大宋,挑起宋夏战争,自康定元年至庆历二年先后在三川口之战、好水川之战、定川寨之战,战胜我宋军,俘我宋将刘平、石元孙,又杀我任福、葛怀敏。我大宋当时无力消灭西夏,主和派又占上风,而西夏李元昊在攻击时被我大宋知原州景泰挫败,无法实现‘亲临渭水,直据长安。’的夙愿。故而李元昊才勉强议和。”
费无极这才明白过来,点了点头,道:“原来如此。”张明远叹道:“李元昊绝非等闲之辈,如若只是战场失利,恐怕难以让他退却。”张叔夜道:“明远果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