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厉马承羽檄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37章 赤阜新城(六十六)(2/3)
书架管理返回目录
我亲手为你熬羹汤,给你补补气血。”她抿抿嘴,“这段日子,你受苦了。”

    明清邈没说自己苦不苦,只是笑着点头道谢。然后突然想起什么似的,又迟疑开口道:“玉琼,你若方便,能不能多做些?”

    明玉琼微愣,以为明清淼是想多存一些后面热着喝。她刚想说自己随时都可以给他做新鲜的,但着眼一看他略期待的模样,心中便有了解答。

    “你是想叫我多带一些,好给赫连少君送去?”

    似乎没想到会被直接戳破心思,明清邈面色不自在地轻咳了两声,最终还是点头:“烦劳你了。”

    明玉琼窃笑,接着爽快的答应了下来:“放心,我一定准备好。”说罢,她便笑着道别离开了。

    而当一切归于平静后,明清邈看着旁边的跳动的烛火,收起了眼中的柔和之光,眼神变得冰冷又漠然——

    没错,他正如明清樊担忧的那样,是个存有异心的作乱之人。

    明清邈摸上自己的脖子,同时肩膀的伤口传来真真刺痛。

    苦肉计果然永远都是绝境之上策。然而就算吃了些苦头,也总好过被多疑的明清樊直接处理掉。他唯一算错的便是这位沛陵朝君殿下,远比传闻中要更多疑、也更狠辣。哪怕只有万分之一的祸乱危机,他也甚至不惜为了明清重的王位、为了沛陵的稳定,将刀子砍向一个“无辜之人”,将骂名全然背在自己身上。

    换个立场想,还真是无愧“朝君”之名。

    明清邈冷笑。他从被明清樊关起来的那一天便有感知,与他在人前假装的无辜无助不同,他在进入赤阜镇、乃至进入沛陵之前,就早已做好准备——包括今日死在他手上的五名刺客。这五人虽也在沛陵潜伏多年,但并非是全然的生脸。早在明清樊与赫连央护送明瑞一家人出发之前的那晚,他们便杀了摸好底细的五名普通侍卫,然后用阿勒境独有的仪容之术取而代之。

    但他们并非明清邈的人,只是听从罗仑·帕温之命,来此为他兜底罢了。所以他才杀得如此干脆,一丝一毫都不可惜。也正是这个原因,那几人死前才会露出那般难以置信的神情,因为在他们看来明清邈不过与他们一样,也是替帕温鞍前马后的小卒——甚至沛陵血统的他,在阿勒境也只配沦作下等人。然而他们绝想不到,就是这个他们一直不放在眼中的“沛陵血统”,却在眨眼之间一口气将他们全部解决。

    可笑至极。

    明清邈起身走到窗边,听着外面的蝉鸣,心中却异常平静。

    折了仅有的五个内应虽然冒险,但他们本就不为自己所用,倒也影响不大。明清樊想将他藏匿起来偷偷解决,他便要让自己被更多人看到——尤其是跟明氏离心的那些人,如荆廷。

    他对荆廷倒是十分了解,知道荆廷来了赤阜镇的那一天,他便在思量如何才能找到合适的机会与他单独接触。哪料后面明清樊出手果决,因着徐桢刺杀太叔环的事暴露、而干脆将自己彻底关了起来。幸亏那五人还记得找他,而他也顺势抓住时机,策划了所谓的“挟持混乱”,叫他们故意闹得人尽皆知。

    荆廷知道了,明宗室自然也就知道了。

    “好戏还在后头……”明清邈轻哼,“朝君殿下,留着我的日子,才更有意思。”

    大乱之后的两日,风平浪静。众人没能看见朝君殿下再去找明氏皇亲的麻烦,但也对自己是否真的想要除掉清邈公子一事只字不提;而死里逃生的清邈公子,似乎已成惊弓之鸟,自从回去之后便再也没出来过。

    唯有赫连少君,在跟进那几个刺客的后续事宜。

    五具尸体被抬了回来,孟敞跟侯文岳惊诧认领:五人分别是他们带来的侍卫。二人跪在地上无可申辩,正欲请罪之时,却听见赫连少君叫他们起身——

    “这五人易了容。”赫连央发现了脸皮上的异样,轻轻拿刀一刮,便戳破了假面。

    孟敞与侯文岳面面相觑,赶忙起身凑上去,发现果然如少君所言:虽不知这是哪门子精湛的易容之术,但大约是隔了夜,此时皮子面具下原本涂抹的草末开始脱离,开始露出破绽。

    “难怪他们仅有五人便敢挟持少君……”赫连央恍然大悟,想必这伙人早已计划妥帖,准备甩开追兵后便卸下伪装,再给自己也换张脸、堵上嘴,届时想要出逃岂非易如反掌?

    不过没留下一个活口,确实可惜。赫连央无奈叹气,挥挥手叫人把尸体抬头。

    孟敞将裹尸布重新盖上,扫了一眼毒死的那人,发现他脖子蔓延到胸口上一片青黑,忙问赫连央是否需要再看。赫连央凑过去搭了下眼,便猜到:“他们阿勒境喜欢死士,因此武人常服毒长大,一来锻炼自己的心志,二来也更好被主家掌控。听说越是服侍贵重的人,喂的药就越毒,就像这人,想来生前……”

    孟敞与侯文岳二人正听得入味,不料声音却戛然而止。他们疑惑看向赫连央:“少君?”

    “‘一大片不知是伤痕还是胎记的东西’……”赫连央突然想起初到赤阜镇时,那个光头匪头对他们说过的话——押送大量归家草入境的首领,从前颈到后勃颈,是“一大片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