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都更有意义,哪怕他们不是最好的。”杨鼎说道。
“我第一次做的文房三宝还在书房留着,等着自己什么时候学会书画了就用它们。”杨鼎说道。
“小伙子,你说的不错,对于工匠来说,往往最看重的不是最好的,而是自己己刚入门时做的第一件和退休前做的最后一件。现在像你这样喜欢传统文化的孩子可不多了。”温老爷子带着他的外孙女走了过来,说道。
杨鼎有些惊讶地看向门口,随即露出笑容,“原来是温老爷,您怎么来了?快请进。”他了迎上去。
“小子,你刚刚在剪纸摊上可没认出来我吧?这会儿怎么就一眼认出来了。”二人寒暄起来。
“之前我的确不认识您,只当您是一位剪纸传人,后来还是我朋友告诉我的,您是温家的温老爷。”杨鼎如实说道。
“倒也不怪你,毕竟认识我的人大部分都是半截人土的人了。”两人相谈甚欢,话题也由寒暄逐渐转向了传统文化的传承。
“杨先生,你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见解令我深感敬佩。”温老爷赞赏地说道,称呼也由一开始的“小子”变成了“先生”。
“温老爷过奖了,我只是觉得这些传统文化是我们的根,不能让它们失传。”杨鼎谦逊地回应。
这时,女孩儿插嘴道:“杨大哥,你说得对!我们应该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传统文化。”
“而且,传统文化的传承不仅需要我们的努力,也需要年轻人的参与。”杨鼎看向女孩儿,眼中闪过一丝欣赏,“就像温小姐这样的年轻人,如果能有更多的人关注和支持传统文化,那我们的文化就能更好地传承下去。”
温老爷点点头,表示赞同,“杨先生说得没错,这也是我今天来找你的原因。我想邀请你和你的团队参加我们温家举办的一个传统文化交流会,让更多的人了解你们的工作和成果。”
杨鼎微微一愣,随即露出欣喜的表情,“这是我们的荣幸!感谢温老爷的邀请,我们一定会全力以赴。”
“杨大哥,加油啊!”女孩儿鼓励道。
而杨鼎则是拿出了手机,因为刚刚江寻的话杨鼎绝的耳熟。
“所以温小姐您就是我的网友江寻喽?”杨鼎翻看了一下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