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是举人,只说读过书。可招兵的人一看他们写的一手好字,立马将他们安排当小官,安排他们为民工队长。
“民工?”卢象升对这个大失所望。他本意是要进正规军的,至不济也要是民兵呀。当民工也太亏了吧,这在大明就是背夫役卒啊。
可招兵的人也直说了,“‘革命军’内强调训练,没有训练的人连民兵都不能担任,否则上了战场也打不了仗。若想当兵,就先好好在民工队伍中表现吧。看你们都不是寻常人,有主动效力之心,在民工队伍里慢慢往上爬是条正路。”
嘚…,孙传庭只能劝卢象升稍安勿躁,多听多看多干,少发言。
整编就只得一日,隔天卢孙二人就作为民兵队长各自带着几十号人跟随一支大军出发。问要去哪里?带队的军官却板着脸说道:“大军行止日期,路线,地点皆是军事秘密。不许打听,传播。你们只要服从指挥就新。”
哎呦…,这真的跟明军不一样嘞!
明军打仗,兵马未动,消息就满天乱飞,生怕敌人不知道。
而这一上路,卢孙二人也立马发现‘革命军’真的是财大气粗。区区民兵全部都是赶着马车。好些是运载量大的四轮马车,还有不少是从各地收集上来的两轮马车。这若是在明军,搞运输的役卒都是服徭役的百姓,真是肩挑背扛,车辆少,拉车的牲口更少。
民工的事很杂,运输,修路为主。卢孙二人跟着队伍向东,真的大开眼界。这民兵中不少队长都来自天津的小学堂,他们文化程度不高,可好歹能写会算,按上级安排行事,竟然将成千上万的民兵管理的井井有条。
无论是行军,宿营,货运,这些事都需要有知识有文化的人插手。这换在过去都是一个个地方官吏才能处理的事情,现在全是些非常年轻的小伙子在完成。卢象升对此大为赞叹,“这队伍管的好,比大明的军队还好。这治民如治军,如臂使指。”
从各处征发的民工队伍不断汇聚,最后竟然有数万人的规模。这些人被安排在各处,职责不同。不少人在工兵的指导下主要就是修路,修水利,修桥梁,压根不上前线。卢孙二人却不知道幸还是不幸,竟然一路向东到了遵化。
抵达遵化,卢孙二人才发现这里已经悄悄的聚集了两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