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从南京抗日开始,将倭寇赶出华夏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7章 罪行(1/2)
书架管理返回目录
    1943 年 8 月 17 日清晨,阳光洒在波光粼粼的东京海域上,一艘巨大的航空母舰静静地停泊着。这艘航母见证了一个历史性的时刻——日本投降典礼即将在此举行。

    江宁身着盛装,神情庄重地站在甲板上。他作为国民政府的代表,肩负着重要使命。周围的人群肃穆无声,共同期待着这一庄严时刻的到来。

    九点十八分,时针与分针恰好重合,仿佛象征着历史的轮回。小林曼三郎走上前来,恭恭敬敬地将投降书呈递给江宁。这份投降书意味着战争的结束,也承载着无数国人的血泪与牺牲。

    而这个时间节点,让人不禁想起那段刻骨铭心的往事。就在 9 月 18 日,日军曾经悍然发动对我国东北地区的侵略,那是国耻之日,也是民族苦难的开始。如今,日军的终结竟也恰好在同一时刻,似乎是上天有意安排的一种讽刺。

    在这历史性的瞬间,整个国家都沉浸在无尽的欢乐与喜悦之中。欢呼声和掌声如同汹涌澎湃的浪潮一般响彻云霄,此起彼伏。人们难以抑制内心的激动之情,不禁热泪盈眶,他们为祖国取得的辉煌胜利而欢欣鼓舞。

    然而,就在这一片欢腾之中,江宁的心头却沉甸甸的。他深知,虽然日本已宣布投降,但战争带来的阴影远未彻底消散。

    大家总以为中国会结束战斗,但是江宁明确的知道蒋介石会挑起另一场战争,解放战争。

    ……

    而就在这个时候,时间来到了 10 月 18 日,蒋介石向陆军总司令何应钦下达了一份严肃的训令:“务必责令敌军驻华的最高指挥官保持当前局势稳定,郑重警告其所管辖区域内的敌军,除了按照政府规定的军事长官指令进行处理外,绝不允许向任何其他个人或势力投降!”

    仅仅过了几天,到了 10 月 24 日,蒋介石竟然展现出了极其“善良”的菩萨心肠。他以《以德报怨》作为主题,通过广播向日本政府发声。在这次广播中,他居然要求中国人民不要“用暴力行为来回应敌人曾经犯下的残暴行径”。

    然而,当这则广播消息传出后,立刻引起了轩然大波。尤其是在台湾,人们的情绪被彻底激怒。于是,在 10 月 27 日,江宁和钢军新闻社的社长江振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