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忙装车。
李秋岁又领着夏禾去银楼,首饰头花,一通瞎买。
出门遇上挑着担子吆喝的货郎,货品的品质不见得多好,可丝线头绳梳篦折扇,花花绿绿琳琅满目,路过的大姑娘、小媳妇没有不驻足看两眼的。
夏禾在李家村见过这样挑着担子吆喝叫卖的货郎。那时候她们一家还住在老宅,有一回奶奶买了两根红头绳,给她们几个丫头一人截了一小段儿扎在头顶小揪揪上,当时的感觉可美了。
“岁岁,我们去看看。”
看看就看看,李秋岁很是财大气粗。
夏禾左挑右选,好一阵子扒拉,买了几朵头花,和一把子丝带红绳。
李秋岁想到上回买扇子的事,几个哥哥读书认字了,拿把扇子装腔作势也是很有必要的嘛!这种小摊上的物品用料或许不讲究,工艺却相当不错。于是,她挑了几把折扇,看见有团扇卖,想到奶奶还挥着蒲草做的大蒲扇,又买了几把。
李秋岁看见铜铃铛,刘冲养的大黄和它后面的那群狗儿子,帮自家果园出了大力。
一挥手,买了一串铜铃铛,到时候一个狗脖子给挂一个。
夏禾忙拉住疯狂购物的妹妹,“岁岁,差不多行了,咱们赶紧的!不是说还要去书斋吗?”
“对啊!还要去买话本子,上回四哥带回来的都看完了,咱们去书斋看看有没有新出的。”
李秋岁这才意犹未尽的收手,好多小东西太精巧,看到了总能想到用处,就忍不住买下来。
天天搁家里就指望画本子逗趣打发时间,夏禾除了练字做女红之外也喜欢看话本,姊妹俩一拍即合,打道去了书斋。
闲逛哪能饿了肚子,等太阳西斜,吃饱喝足的姐妹俩才打道回府。
柳氏坐自家大门口石凳子上摘豆角,听马老太太跟隔壁几家妇人闲聊,就有人问柳氏,“大山娘,你们李氏真的分宗了?”
“这还能有假!要我说李广平一家做人都不地道,更遑论李广平这个族长了!有好处就上,没好处,躲得远远的,你还要提心吊胆,哪天别把你家孩子卖了换好处!”
接话的是马老太太,她家和李广平家的恩怨还要从她家进了劫匪的那回说起。
她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