嘴里忍不住吟道:“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沈穆听杨若嘴里吟的诗,心里不由一动。旁边即有纸和笔,于是他挥动笔墨,刷刷刷的在那纸上写了起来。
杨若却没注意,沈穆的动作。看着眼前的风景,说道:“公子果然是个雅人,这里的一切,美的都如一幅画一般,让人忍不住沉醉沉醉其中。”
这会沈穆已经写好了,杨若刚才吟诵的诗句。笑道: “杨小姐若是愿意,沈某这里的大门,会永远为你开着。”随即他将杨若引到案台前。
“看看,这是你刚才吟诵的诗句吗?”
杨若顺着他的目光看了过去,只见那案上果然多了一副字画。
纸上的字体,不拘一格的字体,跃然纸上,仿佛要力穿那纸,要飞出来一般。
杨若看了下沈穆写的字,心里了却有些疑惑。她以为他的字体,是温和而清俊的。犹如他整个人给她的感觉一般。
可是这字体,和他他温润的性格倒是有些不和。
写字大概也能看出一个人的性格,沈穆表面上看着温情如水,那么是不是他的内心,其实不平静呢?
“沈公子写的真好,我不过是随口念的。”
“你在哪里看到这句诗词的,为何我从未见到过。”
杨若随即道:“这几句诗词,我也是听别人吟起,偶尔听到,觉得意境不错,顺便记了下来。”
“不知道是哪位公子的雅作?”
杨若见沈穆这么说,便想起,她来到的这个成国,在华夏的历史上是没有的。难不成,他们的历史文化,和她以前来的那个世界,不一样。
这《虞美人》那是李煜归宋三年的所作,后面也因为这首诗,令得他成为宋太宗下令毒死他,也差不多也是他的绝笔之作。
杨若记得这个时空里,历史上也有唐朝和宋朝,只是许多历史人物,和一些大诗人,都有些出入。
所以沈穆不知道李煜的《虞美人》也很正常。那么这么说他们也不知道李太白?苏东坡了?
“我也是在喝茶的时候,听到别人吟诵的。好像是一个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