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神州的大部分农村,村民们依然大多以务农为生,而打工在这个时代虽然已经流行很多年,但敢于尝试的人依旧很少。原因无他,一是没有文化,不知道出去能干点啥。二是没有门路,不知道该去哪里打工。三是这年头骗子太多,出去打工,很可能被人骗走半生积蓄,并且辛辛苦苦干活也不一定能领到工钱,拖欠工钱,欺负农民工是一种常态。
虽然有这样那样的原因,让不少人望而却步,却也不乏敢打敢拼的人,他们走出大山,勇敢第追逐自己的致富梦。
但是总体而言,只愿意守着一亩三分地的人占了绝大多数。
现在,张家寨的打工榜样回来了,他被称为“大包工头”。而那些十七八岁,早早放弃念书的娃儿们,都聚集了过来,来到赖民家。
已经是下午六点半,马晓晓和一群三姑六婆在赖小福家的客厅里唠家常,赖民和老鼠以及十七八个青壮,在院子里杀猪。
今天的赖家,车水马龙,门庭若市,来探望的人一波接着一波。
“张老六,你行不行啊,别把三叔公的手艺没落了,还说自己得到了他老人家的真传,我呸!”
被人喊做张老六的人,四十来岁,是村里的杀猪匠,师承张家上一辈的杀猪人张屠夫。
张老六没有气恼,他嗓门颇大,吼道:“别把老子看扁了,再来一次,摁住咯!”说着,瞄准大肥猪的喉窝子,白刀子呼啦一声插了进去,然后手腕一扭九十度,哗啦啦的血浆流入放了清水,撒了盐的脸盆里。
“赖民哥,你真的是包工头吗?是不是很挣钱啊?”正在照看炉火的半大小子,一脸好奇,他穿着校服,看来是赖民出去上大学期间才长大的娃儿。
“呵呵,好好读书,以后你也能当包工头,一年挣个十来万都不是事!”赖民笑道。
“这么多!”堂哥赖平大惊,他是伯父家的老三。
啪的一声,一只手打在赖平的后脑勺,手的主人是堂哥赖冲,他是大伯家的老二,只听他说道:“老三,你惊讶个什么劲,难道二叔盖的洋楼是泥巴捏的吗?”
“对对对,当工头挣大钱!”赖平捂着后脑勺,傻笑道。
很快,十几张桌子摆了开来,有辈分的人都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