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英英目瞪口呆。她脱口说道:“杨太太,您不是瞧中我的手艺么?我可以给杨家干活。我可以签三年活契给杨家!”
陈嬷嬷叹了口气道:“大郎君孝顺又有出息。您都是抱孙子的人了,少操点心吧。”
斗锦会上那么多人瞅着。去寻了女儿,又肯将马借她骑回去,是顾及着她的名声。季氏松了口气:“给杨家递个信,请杨三郎来家一趟。母亲想见见他。”
母亲这是同意和杨家结亲了。季英英的心又乱了,她低声说道:“他……去了长安,年节前才回来。”她伏下了身子,贴在母亲身上,“娘,你也觉得和杨家这笔交易可行?”
季英英这时才想起杨静渊来。竹林寺的初见。八月十五浣花溪旁的争执。她刷花了他的马,将他晾在河边喝风。他曾以为她病了,急着跑去买鱼粥。又亲手将粥罐摔得粉碎。唇间似有朵火焰在跳跃,他吻过她的唇,被她打了一巴掌。刹那间,杨静渊的身影重叠交替,最终化成他站在窗外雨中沉沉看向自己的脸。她慢慢垂下了头,心慌得厉害。
“有劳您走这一趟,小女代家母多谢您了。”季英英柔顺地答了句,一直扶着杨石氏上了马车。
季英英令季嬷嬷送了她和顾老先生出去。等到人走了,她掩了房门,走到榻旁坐了,解释道:“娘,听说是告老还乡的御医,我想着你的病,就没有拒绝。”
“都恨不得把我裹成棕子,下车进店就这几步路,哪里会凉着。”杨石氏很满意今天的见面。
随车服待的陈嬷嬷递过滚烫的姜茶,轻声埋怨道:“太太何必亲自来,受了寒怎么得了。”
“你好好想想。这件事本该与你母亲商议。这节骨眼上,杨家终有趁虚而入的嫌疑。我担心季太太误会,觉得自己在卖女儿,不肯答应。你的终身大事,还需由你自己拿定主意才好。”
听她讲完。季氏叹了声:“杨太太……也算有心了。”
她从来没有认真去思考过杨静渊的话。家里发生的事情太多了,她实在没心思再去想别的。杨大太太的话说的再明白不过。她很感激。可这样做,对得起杨静渊吗?
她压根没想过要用自己的婚姻大事去做交换。杨大太太摆明车马谈条件,比起赵家和晟郎君好太多了。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