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价现在是一两兑一千钱。中等富足人家一年嚼用不过二三十两银子。浣花染坊一年忙到头,不过赚银三四百两。他出手就是五十两啊五十五两!
杨静渊只看到她嘴皮上下翻动,一长段话不歇气地就吐了出来。他随手将草叶一扔,抄着手道:“说完了吗?”
竹林寺的签特别准,前来上香还愿的信徒多。小小的一排三间庙堂里挂满了香客们还愿的红布。
季英英跳下车,笑咪|咪地递给季富三文钱:“季叔在这茶摊喝大碗茶解解渴。我带湘儿去上香。回头咱们吃了斋饭便回。”
季英英狡黠一笑,带着湘儿走上了山坡。
杨静渊举起胳膊免得碰到她。他低头看着在自己胸口蹭着脸的小娘子哑然失笑。
“五十两官银,可以听么?”
杨静渊有点不好意思地直起腰,发现季英英还瞪着眼睛,眨都不眨装瞎子。一副死不认输装瞎子到底的神情。他还就不信了。他举高了叶子,喃喃自语:“不知道头发上落了只毛毛虫是什么滋味?”
杨静渊本来郁结的心情突然就好了起来:“继续说啊,说渴了我给你买大碗茶。”
寺里上香的几名香客噗嗤笑出了声来。哪有姑娘家大声说去茅房的。好在蜀中民风开放,女子性情泼辣直爽居多,香客们笑过也就算了。否则季英英的名声早臭了大街。湘儿羞得不敢抬头,急匆匆地拎着篮子找庙里师傅挂还愿红布去了。
“好啦好啦,我知道了。还要等季叔一起用斋饭。我会早点回来的。”季英英拨开湘儿的手指,提起裙子朝着后门跑去,“季叔来了,就说我上茅房去了!”
不知怎的,他突然想逗逗这个小娘子,弯腰捡起爬着毛毛虫的草叶拦住了季英英的去路:“哎呀,一场误会。原来是个找自家哥哥的瞎眼小娘子呀。”
走了一个多时辰骡车就到了竹林寺。
走到竹林寺门口,季英英回头一望。远远还能看到自家的骡车。知道季富一定坐在了茶摊前。她和湘儿进了寺门,就嘿嘿笑了,叮嘱湘儿:“你去挂红上香。再施五十文香油钱。”
十七岁的季耀庭和县城张员外的四娘上月定了亲。年底张四娘就过门。季太太早先在竹林寺许了愿。今年果然如愿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