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思完全不在刻木头上。
程潜皮笑肉不笑地接话道:“二师兄说得对。”
“让他指点的时候他一声不吭,这会又打起为师的旗号了。”木椿真人闻言慢悠悠地想道,但他抬眼看了严争鸣一眼,并没有开口拆穿——少爷在偌大的山头上长这么大也挺寂寞,难得有个小孩能陪陪他。
一提起下山,光是想起要带多少行李,严争鸣都一个头变成两个大,一身的懒筋全出来造反,死活绊着他奔向前程的脚步。
李筠话音一转:“当然,咱们掌门师父有命,众弟子每月初一和十五两夜禁出院门,山穴更是禁地,不能去的。”
韩渊听了若有所思。
韩渊却依依惜别地嘟囔道:“我一会还想上你那玩去呢。”
“当然可惜,”李筠道,“没有气感,我们将这木剑练得再好,也就只是强身健体,没什么大用。”
韩渊仿佛在方才的大变蛤蟆中,已经与新结识的二师兄结为了莫逆,死缠烂打地一个劲追问,李筠“迫不得已”,“百般推脱不过”,终于悄声道:“我看过一本书,记的是咱们扶摇山的风物,说这山下镇着大妖,每月朔望之夜——也就是初一十五——大妖的妖气与月相遥相呼应,山间清气与浊气激荡,会于山穴中,这时候在后山山穴那里,连未入门的凡人也能有气感呢。”
他一会嫌发髻太紧,要重新梳,一会嫌身上有汗,要回去换衣服,一会要出恭,一会要喝水……水端来了,他不是嫌凉,就是嫌烫嘴,嫌这嫌那,反正就是坐不住。
韩渊对大师兄没什么好印象,但也知道自己惹不起他,何况小叫花不像程潜那么要脸,记仇也记得不深,一包松子糖足以让他一笑泯恩仇。
李筠是个薄嘴唇,嘴角微微上翘,不笑也带着三分笑意,笑起来则越发不像好东西,他说到这,故意停顿了片刻,继而装模作样地皱了皱眉:“不过有人终身都感觉不到气感的,有些是因为资质不好,还有些是运气不怎么样。”
程潜这句附和噎得他有点进退维谷,李筠勉强笑了一下:“三师弟真是乖巧。”
想通了这层关节,严争鸣就明白,自己该下山游历一番了。
严争鸣本以为在“得过且过”这方面,他们师徒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