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人的评判标准来的,叶子璐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不算很正常——比如她是个非常严重的拖延症患者。
叶子璐叫唤起来:“我高中的时候一直是我们班第一好不好?我智商很高的!”
颜珂毫不留情地鄙视说:“没见过你这么废物的,我大学那会儿就自己赚学费和生活费了。”
叶子璐:“真题我留了三个小时的时间,两个小时能做完,剩下半个小时订正也够了,还剩半个小时呢,可以适当放松放松。”
叶子璐无意中在网上搜索了一下“拖延症”三个字,一个关于拖延症的视频就跳了出来。
先休息还是先做题,这大概就是拖延症患者和非拖延症患者的主要分歧。
“你干什么伤天害理的事了?”叶子璐心情低落地随口问,“让你爸妈断你经济来源?”
很久以前叶子璐就知道“拖延症”这个词,很多网上的好友似乎都有这个毛病,每天都有人在微博上嚷嚷着自己没状态、拖延症、应该做的事又没做。
谁也不会相信的——比如颜珂。叶子璐看得出来,颜珂已经不想理会她了,大概在他心里,在他们心里,她已经成为了一个好吃懒做、浑浑噩噩的人。
颜珂就发现,时间充足的结果不是让她踏踏实实、按部就班地完成计划,而让她打开了电脑,刷起了她的“四小件”。
颜珂活动着小布熊笨重的身体——经过了一整天的锻炼,他已经能控制四肢做一些简单的动作了,能在小范围——比如叶子璐的床头柜上走一圈,虽然很累,但是看似成效还不错。
她的悔恨是真的悔恨,焦虑也是真的焦虑,只是这种焦虑和悔恨直到接近半夜零点的时候才爆发出来——当叶子璐意识到,日历又被翻了一页,这一天永远地过去了的时候。
叶子璐不清楚别人和她是不是一样的,她也能用轻松的口气对别人说自己有拖延症,并且举出自己曾经是怎么拖延到最后一分钟,又是怎么样以一种超人的状态险险过关的——好像谈起了一回很了不起的历险似的。
接着叶妈妈的短信就来了,先是问她钱收到没有,后来又安慰了她一下,说工作慢慢找,这点钱先花着,不够了随时找妈妈要。
“你爸妈才断你经济来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