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炮闩关上,第三发,也是最后一发,准备完毕。炮手根据的坐标,对诸元改了又改,有些拿不定主意,毕竟20公里,不可计算的意外因素太多了,而且他又是单发试射,又不是一起炮击覆盖,想要命中不容易。
在目标里,修建了一些模拟的建筑,拿来训训士兵,或者当当靶子挺不错的,打坏了再修就是了,陆强表示,他不缺那几个钱。
在魔改的t-34后面,焊上了两个从原本的加农炮上拆下来的助锄,现在这两个助锄是收拢起来的。
炮手根据坐标,重新调整火炮的诸元,标这超视距炮击,又没有指引,只能凭他感觉了。
加农炮长长的炮管,让火药充分燃烧,赋予了弹丸出膛的极快初速,炮弹瞬间跨过双飞距离,也就几十秒钟,就落到了目标点上。
最终炮手一咬牙,将炮管固定下来,拿起炮绳,等着车长的口号。
整个魔改的t-34火炮一共是7个人,驾驶员,车长兼通讯兵,炮手,装填手1,装填手2,装填手3,装填手4。驾驶员只负责开载具,或者在某位装填手受伤后顶一把,做一些简单的杂活,车长兼通讯兵,这就不用说了,炮手,负责校准火炮和拉炮绳,装填手就简单了,两人一组,装弹丸和药筒,还有驻车时要埋助锄,干的是体力活。
打得很准,一炮命中。炮就要打得准,不然威力再大,打不中人也是白瞎。
柴油发动机嗡嗡的怒吼,比汽油发动机的噪音大,但好歹不像拖拉机那样突突突的叫。
车长将炮手定下来了,深吸了口气,大喝道:“开炮!”
炮管子明显扬起来些,遥遥的指着远方,似乎是看谁不爽就一炮轰过去。
四十一集团军虽然掌控了这么一大片土地,但却没有精力去管,不过哪怕如此,日军也不敢随意追过界,四十一集团军在他们日本陆军里可是有着“神经病”的称号,只要逮着机会就狠狠的咬他们一口,比游击队凶残多了,还没轻轻挠一下,就飞机大炮一起上,炸的他们不要不要的,“妈妈、天皇、大婶”喊破嗓子都没用,这点日军可是深有体会的。
事实魔改t-34火炮最大的装药量只有可怜的9发,所以这9发弹只是备用,不到万不得已不开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