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院。
几位夫人本来还在聊些家常,坐最下首的一位穿黄衫的夫人突然提到,“听说从西北回来的程将军现也住在府上,”
这位夫人抬头看国公夫人没有打断,就继续道:“听说程将军年二十二岁至今还未成家。我家烟姐儿今年十七,年纪与程将军也相配”
没等这位夫人说完,世子夫人就出言打断了,“方夫人说笑了,程将军和我家二弟是好友,还在战场上救了我公公,这次回来长安仓促才来家里做客,我们把程将军当自家人,但也终归不是真长辈,程将军的婚事也不好过问。”
“是呀,程将军年纪轻轻就立下战功,多的是姑娘想嫁呢,程将军可不得好好看看哪家姑娘适合。”宜安郡主和世子夫人是多年手帕交,自然是要帮着她的。
何况宜安郡主行事大方爽快,最不喜欢别人弯弯绕绕地算计。
还好巧不巧,宜安郡主见过那位夫人家的烟姐儿,小小年纪口无遮拦对庶妹动辄打骂。
程将军护卫江山社稷有功还和好友家交好,要是配这么个姑娘真是糟蹋了。
这位夫人自觉说不过宜安郡主,也听出了人家的言下之意:多的是好姑娘想嫁程将军,你算什么东西。
众目睽睽之下,不敢继续说下去,要是在这丢人现眼被老爷知道了可又要吃挂落。
原先程翊也没有多引人注目,就算和镇国公府交好,毕竟立功回来也就是个从四品,还是没有什么家业根基的。
但后面皇上下旨让他陪同皇长孙前往西北,这就不一样了,等从西北回来还能往上升职,何况他才二十出头,背靠镇国公府,前程大着呢。
但是不管怎么说,也是不上不下,高门贵女怕是也看不上他的家世,小门小户的人家对想攀上这门亲奈何没有门路。
不少人看不上刚刚那位夫人这么不要脸地给自家姑娘说亲,可是自己心里未尝不想。
蔡氏本来没怎么关注过这位刚从西北回来的程将军的,但现在心思也开始活络起来了。
蔡氏没想过把江婳往高门大户里嫁,嫁个门户低一些的人家碍着江柏暄也不敢怠慢她。
了解到这位程将军年纪轻轻有如此前程,而且孤身一人,没有长辈给立规矩,后院干干净净,再没有这么好的人选了。
回去时江婳都能感觉到母亲心事重重,也不知道是不是发生了什么事,江婳也不好问。
江妩没有感觉到母亲的心情有些不一样,上了马车就拥着蔡氏的手臂说席间和其他姑娘们都聊了些什么玩了什么,说到兴奋处还摇着蔡氏的手臂,一双眼亮晶晶地发着光一样。
江妩一直都是个快乐又爱撒娇的小姑娘,蔡氏向来把她当眼珠子疼。见她开心,也忍不住被感染得笑了起来。
江婉时不时地瞥向江婳,刚刚上马车时见蔡氏表情沉重,还以为是江婳跟母亲告状了,觉得自己没有理亏却又有些忐忑。
提心吊胆了许久,直到回到家也不见母亲说什么,这才安下心来。
同时又暗暗反省自己,今日做得实在是不理智。再不喜欢这个人,也不能这么把话柄直白地露出来。
江婳回到家就直接扎进自己的小书房看话本没出来,连晚饭都是端到书房里吃的。
晚上。
蔡氏一边帮文柏喧宽衣一边问,“夫君觉得刚回长安的那位程翊程将军如何?”
“倒是见过一两次,听说是自小双亲早亡,后来参军去了西北一待就是七年,镇国公颇为看重,本事样貌都不错。”文柏喧疑惑,“夫人怎么问起他来了?”
程翊第一次进宫领赏的时候,江柏暄还多看了几眼这个小将军,大齐这些年逐渐重文轻武,一个无名小将一次立功就加封到从四品上的官位,从中也能看得出些门道,想来是这次西北战事让皇上开始有了忧虑,朝中能用的武将不多,想来从这事开始,以后是要慢慢提拔一些武将了。
而作为第一个被开始提拔的武将,程翊未来的前程必定不会差。
后面皇上又下旨让程翊协助皇长孙同去西北整顿官场军营,这是在给皇长孙培养得用的人手呢。若有朝一日,皇长孙继位,这位程将军不得了啊。
蔡氏把衣服挂起来,看向文柏暄,“今日在镇国公府上刚好听到有人提到这位程将军。阿婳已经十七了还未相看人家,虽说阿婳是我们的嫡长女,再高的人家也嫁得,但阿婳从小养在蜀州,高门大户规矩多怕她也应付不来。听说程将军还未成婚,后院干净又无长辈立规矩,夫君你说,给阿婳说这门亲事可好?”
文柏暄听完坐在床边认真思量起来,“如果如夫人所说,确实是件好婚事。改日见到镇国公我再打听看看此人的品行如何。”
想了想,又叮嘱,“阿婳才刚回来就要给她定亲,担心她心里有疙瘩,夫人也要好生问过阿婳的想法才是。”
蔡氏坐在梳妆台前抹面膏,“这不用夫君提醒,我盼着她下辈子能过得顺心如意,自会先问过她。”
“嗯。诶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