府上多了好几个主子,伺候的小厮丫鬟,还有一应日常所需物品都要再做些调整,蔡氏还要找管事安排。
于是吩咐了贴身丫鬟玲珑带着江婳回听雨轩。
姑娘们住的右跨院休整得十分雅致,有一块地方专门划出来种植了大片的兰花,现在已经是花期之末了,却依旧那么好看,花开正盛时一定更好看。池塘里空荡荡,水上四面都架有木桥通向池中央的凉亭。到了夏季,坐在凉亭里赏荷十分惬意。
走到一座小院子前,门上挂着“听雨轩”牌匾。
大门打开,走进院子里看到两个年纪稍大的嬷嬷和一个约莫十七八岁穿着绿色衣裳的丫鬟站在最前面,后面一群年纪较小的丫鬟整齐站了一排。
见着二夫人身边的玲珑引着一个和二夫人二公子长相相似的姑娘过来,大都心里明白这就是自己以后要跟着伺候的大小姐了。
玲珑指着一个稍胖些的嬷嬷说道,“姑娘,这位是常嬷嬷。”
又指了指另外一个稍瘦些的,“这位是孔嬷嬷”。
接着就是两位嬷嬷旁边的丫鬟,“这是夫人给您挑选的贴身丫鬟,名叫海棠。剩下的都是在院子里扫洒伺候的,夫人说本该给您安排两个一等丫鬟两个二等丫鬟,想着还是得您自己看中了更好,等过段时间,您从剩下里的丫鬟挑选或是另外从外边买回来用都行。”
玲珑给江婳介绍完伺候的人,提醒道,“还不快来见过三小姐。”
“奴婢见过三小姐”,都上前一步行了个礼。
江婳问了两位嬷嬷擅长做什么,以及平时都做些什么活,常嬷嬷看着更温和进退有礼,就让她帮着管库房和首饰等,孔嬷嬷人比较严厉,说话也是一板一眼的,就把院中的大小事交给她打理,海棠就跟在身边贴身伺候。
“大小姐先歇着,有什么缺的就让两位嬷嬷去找管事拿,晚上再去老夫人的院子里吃饭。”
海棠送江婳过来也算是完成了任务,二夫人的院子里还有事情等着做,于是就告退了。
“姑娘,带回来的行李都放屋子里了,您要不要先清点看看。”常嬷嬷询问。
常嬷嬷和孔嬷嬷、海棠三人跟着江婳走进房里,其余丫鬟都按着原先安排的各司其职。
“不用了,让人送些吃的还有热水进来,除了我那两箱书先放着别动,其他的东西你看着安置吧。”
听雨轩的布置和五年前她回来那时差不多,只是一些屏风和花瓶器具有些不同,换成了更加贵重的。
江府如今蒸蒸日上,往后还有泼天的权势富贵等着,就算是江婳一直养在外地,但哪里就能亏了二房大小姐的用度呢。
屋里一直烧着地龙,江婳吃了些糕点垫肚子才去洗澡。
洗完澡出来只穿着一件中衣也不觉得冷,不像在蜀州,全年潮湿,冬天里寒气无处不在。
海棠拿了干净的汗巾过来给江婳擦头发,擦到半干时又轻柔地抹上发油,江婳困得靠在椅背上眯着眼睛,一股若有似无的桂花香飘进了鼻子里。
过了半刻,海棠停下了动作,轻声问,“姑娘,可要到床上歇着?”
江婳半睡半醒间应了一声,也不知道有没有听清旁边人问的什么。
离着晚膳还有两个多时辰,常嬷嬷就让海棠一起扶着江婳到床上睡,给她盖好了被子,常嬷嬷才退了出去关上房门,海棠就留在房间里候着。
“姑娘,该醒了。”
江婳这一觉睡得沉,被喊醒了还有些不清楚状况。
常嬷嬷和海棠却不敢再任着她继续睡,半哄半催地给她换了衣裳,又打扮了一番。盯着铜镜里的人儿看了许久才缓缓清醒过来。走到老夫人在的如意院,里面欢声笑语传了出来。
江婳走到门口的时候,看见老夫人坐在上首,父亲母亲和三叔三婶坐在左侧,伯父伯母坐在右侧,哥哥弟弟妹妹们都坐在最后,除了江妩被老夫人搂着坐在旁边。
顶着众人的眼光,江婳缓缓走了进来,分别问好。
“见过祖母、父亲母亲、伯父伯母叔叔婶婶。”
“刚说到三姑娘,三姑娘就来了。”三婶何氏微胖,一张圆润的脸挂着笑显得更加的平易近人。
府里不同于别家男女分开排序,都是按着年纪大小给小辈们排序,下人也跟着按排序称呼府里的少爷小姐。府上的少爷小姐年纪差不多,外人不清楚的还会记错。
“院子住得可还习惯?”江柏喧看着长女突然就已经到了该出嫁的年纪却没有相处过几日,自觉亏欠良多,“这次回来以后就在长安待着了,听雨轩是一直留着给你住的,刚搬进去还缺些什么就和爹娘说。”
江婳一开始还没有反应回来父亲是在问自己,还是旁边的海棠在身后轻轻提了声“姑娘”她才反应过来。
对上父亲慈爱的目光,江婳笑着点了点头,“母亲安排得很好了,没有什么缺的。”
看着眼前亭亭玉立的长女,五年不见,如今长得和自己年轻时候更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