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最后一个月,早八点。
苏阳准时到安东省纪委报到。
省纪委与省委是在一个大院。
来到省纪委办公室,敲了两下门。看见一个戴着金边眼镜的年轻人,年纪不超过25岁。
“有事?”他问道,带着一丝优越感。
“奉命报到!”
“哦!新报来的?还是借调的?”
“借调的。”
“哦!哪儿的?”
“秦北市的。”
人家问,苏阳又不好意思答,只是感觉上有点不太舒服而已。
“请问,你是办公室的?”苏阳问道。
“是的。我来了有两年了。在办公室工作。”
这时,办公室的电话响了起来,叮铃铃
年轻人拿起电话,马上改变了原来的态度
“候书记,您好!有什么事需要我处理?”
“是不是秦北市的苏阳同志到了,请他先到我办公室来一趟!这小子”
“候书记,好像没有见苏阳同志。咦,喂,你是秦北市,叫苏阳吗?”年轻人一手捂着话筒,一边问着苏阳。
“是的!”苏阳答道。
因为刚才候书记电话里的一个“请”字,一句“这小子”,让这个年轻人不由得多了一点小心思,有门路!
他重新对着话筒说:“候书记,苏阳同志刚到。钱主任不在,我带他到您那儿?”
挂了电话,他对苏阳说:“不好意思,不知道您是候书记让来的。因为抽调专案的其他人已全部到位了,他们已经开始工作一周了。”
“你跟我到候书记办公室去一趟。”
“好。麻烦你了。”
苏阳的这种不卑不亢的态度,让年轻人并没有感觉到什么,似乎刚才的那种优越感一下子烟消云散。
因为候书记专门叮嘱过办公室,周一有一个专门抽调的办案专家要来,让办公室一接到就带到他办公室。
办公室主任钱勇每天七点半准时到岗,八点整肯定会将一天的工作安排到位,并及时与各位领导进行沟通。
这时的钱勇正在省纪委书记马又亮那儿,离开时特别向这个年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