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瑜站在书房窗前,皱眉翻看着一份刚送来地公文。他依然是一身旧日的青色常服,并没有因为封王,而讲究起穿戴来。略显冰冷地凉风从窗外吹入,半月来的湿闷的天气,终于在前日的一阵密雨之后,变得清爽起来。随之而起的北风,也给基隆带来了一丝冬天的气息。
在刚刚草拟好的建城计划中。以基隆堡和基隆港为中心,倚着附近的山峦水势,将建起一个城周长达二十余里的大城。不过赵瑜并没有打算为这座城市修建多结实的城墙,两丈来高,一丈多宽也就足够了。一方面是因为东海所拥有的重型火炮,只要在城周的几处高地,修起能相互支援炮台,就算只有半人高地胸墙,也足以打发任何来敌;另一方面,是赵瑜并不喜欢把钱往水里砸。以台湾的地理位置。以东海水军的战斗力,根本就没有修造城墙的必要。不过东海既然立国。就必须有个像样的都城,这样才能足够的威慑力和凝聚力,不然在他人眼里,东海永远都是个草台班子。
基隆堡现在成了东海宫城。原本住在堡内的文武官吏,都陆续搬了出去,除了驻守堡中的八百近卫,就只有赵瑜一家在其中居住。不过既然是宫城。自然也分了内外前后。后半部分,勉强算是后宫。而前半部分,则依然是东海的政治重心。白天时,官员们会进堡来处理公务,到了晚间,除了值日者之外,其他人便会离开。至于赵瑜的书房,就只有不多的几个重臣。才可以进入。
“整整三十八万贯啊……”赵瑜叹了口气,摇着头对陈正汇道:“为了个面子工程,就要把东海一年三分之一地财政收入丢进水里。东海国库再丰,也经不起这样的折腾啊!”
“等过了年,就从义学里在找些学生来做。不仅是工部,户部也要加派点人手。”赵瑜顿了顿,既然说起了户部,他又想起了另外一件事,问道:“对了,明年的年度预算案到底出来了没有?今天可都是除夕了。”
注1:工部尚书的别称。这种别称出自于《周官》。吏部为天官冢宰,户部为地官司徒。而礼、兵、刑、工四部,分别是春官宗伯、夏官司马、秋官司寇、冬官司空。
‘一百三十万贯?!’他心中暗惊。也就是说从明年的二月,到后年的元月,他至少要从东海国库里掏出整整一百三十万贯。‘不!’赵瑜摇摇